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历史小说>大秦帝母:系统助我改写历史> 第230章 暮色烛影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0章 暮色烛影新(1 / 2)

咸阳宫的暮色刚漫过阶前的铜鹤,西偏殿的窗棂便透出暖黄的光。赵姬蹲在陶盆前,正用竹篾搅拌着锅里融化的油脂,空气中飘着股淡淡的桐油香——这是她新寻来的材料,比寻常猪油更耐烧。案上摆着十几个粗细不一的棉线烛芯,旁边的陶碗里盛着各色粉末:松烟、朱砂、甚至还有点碾碎的荧光石,是前日让萨满从钦天监药圃里找来的。

“祖母又在捣鼓什么?”清脆的女声从门口传来,嬴阴曼提着裙摆跨过门槛,银钗上的流苏随着动作轻晃。她身后跟着嬴元曼,手里还捧着本绣了一半的丝帕,见了案上的东西便笑着凑过来,“这油脂看着倒像熬皂剩下的料,难不成您要做新皂?”

赵姬直起身,用布擦了擦手上的油星:“比皂金贵些。”她指着锅里翻滚的油脂,“这是桐油混了蜂蜡,凝固后能当烛火用。你们看这殿里的灯,要么是油灯冒黑烟,要么是火把熏得人睁不开眼,我想着能不能做些干净又亮堂的蜡烛。”

正说着,嬴高与嬴将侣并肩走进来。两人都穿着玄色锦袍,腰间束着玉带,二十岁的年纪已透着沉稳。嬴高目光落在那些棉线烛芯上,伸手拿起一根:“祖母是说,用这线蘸油脂,就能做出比油灯好用的烛?”

嬴将侣则注意到陶碗里的荧光石粉末:“这石头磨的粉亮晶晶的,掺进去能让烛火更亮?”

“不止亮堂。”赵姬笑着往油脂里撒了把松烟粉,原本清亮的液体顿时变成深褐色,“加松烟的是‘夜读烛’,火苗稳不晃眼,最适合你们看书本;加朱砂的叫‘吉庆烛’,大婚或节庆时用,红通通的讨喜;至于这荧光石粉——”她用指尖蘸了点粉末抹在烛芯上,“萨满说这石头能吸光,夜里暗处会发微光,做成‘引路烛’,走夜路时不用总怕撞着柱子。”

话音刚落,嬴诗曼牵着嬴季曼的手也来了。十六岁的诗曼已出落得亭亭玉立,手里还攥着个刚编好的草蚱蜢;十五岁的季曼梳着双环髻,眼睛瞪得圆圆的,盯着锅里的油脂好奇道:“祖母,这蜡烛烧起来会不会像皂一样化掉?上次我用艾草皂洗手,搓着搓着就软了。”

“傻丫头。”赵姬捏了捏她的脸颊,“皂遇热水会化,这烛里加了蜂蜡,得烧到熔化才会淌油,还特意做了带凹槽的陶座接着,不会弄脏桌子。”她拿起根浸过油脂的烛芯展示,“你们看,这棉线芯是用多股棉线拧的,烧起来不易断,外面裹的油脂层厚,一根能烧两个时辰,比油灯经用多了。”

嬴元曼放下丝帕,拿起块凝固的褐色蜡烛打量:“这‘夜读烛’看着倒像块粗点心,真能烧那么久?前日我在书房看《女诫》,油灯没半个时辰就添一次油,烟还总熏黑了书本上的纸张。”

“试试便知。”赵姬让人熄灭殿里的油灯,只留了盏昏暗的壁灯。她取过一根夜读烛,用火种点燃,只见火苗“噗”地窜起,稳稳地跳动着,果然没什么黑烟。她将蜡烛放在书本旁,光线下的字迹清晰无比,连笔画间的细痕都看得真切。

“真的不晃眼!”嬴诗曼惊喜地凑过去,“比我房里的油灯亮多了,连书本上的墨迹都看着清楚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