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的档案馆泛着旧纸的霉味。
沈清欢抱着纸箱进来时,发梢还沾着细雪,蓝布工作服从她怀里垂下来,露出里面月白色的毛衣边。"吴主任近十年的会议记录,"她蹲在地上整理档案,手指在泛黄的纸页间翻动,"2015年棚改会,他说'尊重群众意愿',可当月就批了超建30%的补偿方案;2018年科创园招商会,他说'避免重复建设',结果转头就给关联企业批了两块相邻地块......"
系统"语言逻辑分析"模块开始运转,林昭盯着电脑屏幕上跳动的红色标记——吴文涛的发言稿里,"原则上尽量酌情"这些词出现的频率,比同期其他干部高出47%。
当分析到"云江机械厂改制"那页时,屏幕突然弹出刺目的红光:"模糊措辞引导议题偏移概率92%。"
"清欢,"林昭按住她翻动纸页的手,"帮我查2019年3月12日的常委会记录,那天讨论的是......"
"是云江机械厂的资产评估资质审核。"沈清欢抬头,眼镜片上蒙着层雾气,"我记得,那天吴主任说'中介机构都是省厅备案的,没必要重复审查'。"她的手指在某页停住,"看,这里有张手写便签,是当时的记录员夹的——'吴副主任打断李副区长发言三次,坚持跳过资质核查环节'。"
林昭的后槽牙咬得发酸。
他把所有资料拍进系统,金属质感的数据流在视网膜上交织,最终凝结成行小字:"吴文涛干预评估流程概率99%。"
晚上十点,林昭的手机在床头震动。
匿名号码的短信只有七个字:"你已经太深入了。"他靠在床头笑出声,系统界面在黑暗中亮起幽蓝的光。"资源兑换"按钮在指尖发烫,他选了"政坛心理操控术"——上次系统提示需要8000积分,今天刚好够。
兑换成功的瞬间,太阳穴传来细针密刺的疼,些陌生的记忆涌进来:如何用停顿打破对方心理防线,怎样通过微表情判断谎言阈值,甚至连吴文涛剥茶点时那个不自然的动作,都被拆解成"掩饰紧张的典型手势"。
"叮——"系统提示音突然尖锐起来。
林昭猛地坐直,阮棠的声音像根冰锥刺进耳膜:"检测到吴文涛正在与高级别官员通话,对方信号来自市政府大楼17层......身份确认,是市长助理陈诚。"
窗外的雪不知何时又下起来,路灯把雪粒照成金色的细沙。
林昭盯着手机屏保里父亲的老照片——那是他退休时穿旧的白衬衫,领口还沾着钢笔水。
他摸出手机,翻到苏绾的对话框,输入又删除,最后只发了句:"明天下午三点,老地方茶馆。"
雪粒子打在玻璃上,发出细碎的响。
林昭望着窗外渐浓的夜色,突然想起系统里那个无名墨点——原来它从来都不是终点,而是另一场更隐秘战争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