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48章 执尺的人(2 / 2)

林昭接过她递来的内参,封皮上"改革表演学"五个字被红笔圈着,页脚有省委主要领导的批示:"切中要害,可作试点参考。"

"苏砚舟教授写的。"沈清欢把茶盏往他手边推了推,"她说政策创新易沦为政绩剧场,评审权需独立于执行体系。"

林昭翻到最后一页,自己提出的"熵值模型"被标了荧光黄,旁边批注:"技术制衡范例,可推广。"他手指摩挲着纸页,想起上周在党校讲座,苏教授问"林处长,你相信技术能管住人心吗",他答"至少能让歪心多绕三道弯"。

"她看得准。"林昭合上册子,"可技术再准,也防不住人心歪。"

沈清欢垂眼整理着散在桌上的文件,发梢扫过手背:"但至少,现在有人敢写了,有人敢批了。"窗外的风掀起一页稿纸,正好停在"评者若正,改者有光"八个字上——那是林昭今早抄在笔记本上的,父亲的字迹还带着墨香。

下午三点,林昭的手机在口袋里震得发烫。

顾轻语的报道《火光里的评分表:一个科员与七座空心试点的战争》刚推送十分钟,阅读量已经破十万。

他点开链接,屏幕亮起的瞬间,碎纸机的轰鸣声突然在耳边炸响——那是三个月前的深夜,他蹲在周砚铭办公室的碎纸机前,用镊子夹起未完全粉碎的报表,指甲缝里全是纸屑。

文章没提他名字,只写"某基层干部"在档案室扫了十七个深夜的旧数据,在发布会前五分钟把假进度表换成了带GPS定位的现场照片。

结尾一段让他喉头发紧:"改革不怕慢,怕假。

怕白天演戏,晚上锁门。

怕评价权落在只想看戏的人手里。"

"阮棠,"林昭对着空气轻声说,"让她写,但别让我成符号。"

"知道啦~"系统助手的声音带着淡蓝微光,"顾记者刚才给我发消息,说要加个注脚:'本文所有细节,经三位不愿具名的基层干部确认。

'"

傍晚六点,区长办公室的电话铃响得刺耳。

林昭站在窗边,看着楼下的银杏叶被风卷得打转——上周他还在这扇窗下,向区长汇报"阳光试点"的技术方案,现在桌上的文件袋里,躺着组织部的"建议提拔函"。

"小同志,恭喜啊。"区长放下电话,脸上的笑有些发僵,"市改革办副主任,接周砚铭的位置。"

林昭没接话,指尖敲了敲桌上的《全省试点评审改革意见》:"我建议,这个位置由省里直派独立评审团主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