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墩下的晨雾裹着江风钻进领口时,林昭摸出皱巴巴的烟盒纸,指腹在"省委旧档案库"的红叉上蹭出毛边。
夜宵摊的油腥气混着江水的潮,他却闻到了铁锈味——是小臂伤口结的痂被磨破了,血珠正渗进衬衫袖口。
手机在掌心震动,省纪委信访接待大厅的电子钟跳成七点二十。
林昭把烟盒纸塞进内侧口袋,西装前襟的褶皱里还卡着半片碎玻璃,是昨夜翻静园围墙时划的。
他盯着玻璃反出的冷光,忽然笑了:"阮棠,他们越急着灭口,说明我们挖到的东西越烫。"
"热度指数97%,符合'星火燎原'模型预测。"系统女声响起时,林昭已经站在了信访大厅的取号机前。
大理石地面映出他歪斜的领带,像道未愈合的伤口。
接待窗口的姑娘抬头时,他看见对方瞳孔微微收缩——显然认出了这个连续三天来递材料的年轻人。
"林先生,今天还是实名举报?"姑娘指尖悬在登记本上,钢笔尖沾了点蓝墨水,在"林昭"两个字上洇出小团乌云。
"对。"林昭把U盘放在柜台,金属外壳还带着他体温,"材料在里面,涉及省级干部违纪。"
姑娘的手顿了顿,刚要拿封条封装,右侧突然传来皮鞋叩地的脆响。
林昭余光扫到一道黑影逼近,不用转头也知道来者穿的是定制黑西装——这种面料摩擦空气的声音,和昨夜静园通风口那只黑皮鞋如出一辙。
"这是机密材料,需由专项组直收。"男人的声音像块冰,砸在大厅的空调风里。
林昭这才转头,看清对方左耳垂有颗红痣,和系统"人性图谱"里标记的柳元初心腹特征分毫不差。
接待姑娘的钢笔"啪嗒"掉在地上。
林昭弯腰捡笔时,系统提示音在耳膜震动:"目标微表情:瞳孔收缩0.3秒,喉结上提1.2厘米——恐惧指数68%,说谎概率92%。"
他直起身,把U盘重新攥进手心,从西装内袋抽出信封:"那正好。"指节抵着信封边缘,在封口处写下"仅限郑砚铭同志开启",墨迹未干就推过去,"麻烦转交给专项组。"
红痣男人的手指刚要碰信封,林昭突然松开手。
信封"啪"地砸在柜台上,震得姑娘的茶杯晃出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