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32章 光怎么来?(2 / 2)

掌声像潮水从后排涌来。

林昭望着台下举着摄像机的年轻记者,突然在人群里瞥见沈清欢的影子——她站在最后排,抱着笔记本,冲他悄悄比了个“好”的手势。

晨光透过落地窗斜照进来,把她发梢染成金色,像极了三年前她在区政府档案室踮脚抽文件的模样。

中午十二点十一分,翠湖小区广场的梧桐叶筛下斑驳光影。

柳小满蹲在墙根,手里攥着盒天蓝色颜料,旁边围了七八个孩子,最大的那个举着调色盘,最小的抱着他的大腿,鼻尖沾着橘色颜料。

“小满叔,这个光要画多亮?”扎羊角辫的小女孩踮脚,把沾着荧光黄的刷子递过去。

柳小满用手背蹭了蹭她沾着颜料的脸:“比去年冬天你奶奶屋里的暖灯还亮,比林叔叔蹲在断墙上时的笑还亮。”他接过刷子,在白墙上重重刷出一道弧光——那是议事厅的穹顶,十二扇窗户每扇都亮着暖黄的光,窗台上摆着居民们凑的多肉,最边上歪歪扭扭写着“我们商量的家”。

“咔嚓”一声,顾轻语的相机定格了这一幕。

她蹲在花坛边,镜头里柳小满的后背被阳光镀了层金边,孩子们的笑声撞在围墙上,惊起几只麻雀。

她低头编辑微博,手指在“三十年前,有人烧了一封信”后面顿了顿——那是父亲说的,当年他当街道办主任,写了封关于社区自治的建议信,被某些人扔进了碎纸机。

“三十年后,一群孩子在画光。”她点击发送,抬头时正撞见柳小满冲她笑,露出两颗虎牙:“顾记者,这张照片要是上报纸,能给孩子们留个角吗?他们说想让林叔叔看看自己画的光。”

下午三点四十分,市发改委办公室的百叶窗漏进几缕斜光。

沈清欢抱着一摞档案走到林昭的旧工位前,木质抽屉的铜把手还留着他指纹的温度。

她蹲下来整理最下层的文件,突然摸到个硬纸角——那是个泛黄的便签本,最上面一页压着张纸条,字迹是林昭特有的瘦金体:“如果哪天我不再写规则,请记住,规则已长在风里。”

她指尖轻轻抚过“长在风里”四个字,想起上周陪他去社区调研,路过老城墙时,风卷着银杏叶打旋,有位白发奶奶追着落叶笑:“现在这风里都是说理的味儿。”沈清欢把纸条折成小方块,放进随身的皮质手包——那里还收着他三年前签的第一份拆迁调解协议,边角已经起毛,却被她用塑封膜仔细包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