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身时,走廊尽头的动静让她脚步微顿。
穿白大褂的男人正背对着她,右手快速将U盘插入内网电脑,左手虚虚护着接口,像在遮掩什么。
她瞥见他胸前的工牌——省环科院,贺砚清。
中午十二点四十九分,林昭的出租屋飘着速溶咖啡的苦香。
系统界面在视网膜上投下幽蓝光斑,红色预警字体重得像块砖:“污染分子结构比对完成,匹配度98.6%——目标企业:云州宏晟印染(明远集团供应链二级供应商)。”
“阮棠,联署专家名单里有贺砚清吗?”他盯着手机里顾轻语发来的水样照片,蓝藻在微距镜头下像团乱麻。
“在,排名第一。”虚拟助手的旗袍纹路又深了几分,“系统检测到12名专家报告措辞相似度73%,语音模拟分析显示陈述时集体出现微表情同步——共谋概率68.4%。”
林昭捏着咖啡杯的手紧了紧。
三个月前他陪沈清欢整理政策文件时,曾翻到贺砚清的论文集,里面写着“科学是最诚实的裁判”。
现在这句话像根刺,扎得他太阳穴突突跳。
“科学不该有统一答案,除非......”他盯着窗外的梧桐树影,“它被统一了。”
下午四点十二分,明远集团研发中心的空调开得很足,陆明鸢却觉得后背发烫。
她将检测报告甩在实验台上,A4纸边角扫过烧杯架,发出清脆的碰撞声。
“看看!”她指着报告第三页,“我们自己的废水处理数据和官方公布的完全对不上!”墨迹未干的折线图上,两条曲线像被剪刀剪断的绳子,“有人动了原始记录。”
手机在掌心震动,是林昭的来电。
“你要证据?我给你实锤。”她按下接听键,声音里裹着冰碴,“但你要保证,别让整个行业陪葬。”
电话那头沉默得能听见电流声。
陆明鸢扯了扯真丝衬衫领口,突然觉得自己像在悬崖边递刀——明远是云州新能源龙头,宏晟是他们的染整供应商,牵一发而动全身。
“我要的不是毁掉谁。”林昭的声音突然清晰起来,“是让科学重新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