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的车老板,确实牛气!
普通人家想进城捎个脚,或是从外面捎点稀罕货,再或是运点东西去外地,都得赔着笑脸求他们。
他们走南闯北,见识广、门路多,挣钱也比土里刨食的庄稼人容易。
一个个抱着鞭杆子,走到哪儿都昂着脑袋,鼻孔朝天,活像半个土皇帝。
徐峰前世家里头整山货收购点开张以后,那可真没少麻烦江大年。赶上急用时候找不着车拉货,要么就是货太少雇个车不划算,那都是徐峰帮着跑腿拉脚。
要说这个江大年可真不是个讲究人儿。
照理说也是见过世面的主儿,眼界应该宽绰点儿才对,可这人办事儿那叫一个抠搜,啥事儿都算计到骨头缝里去了。
三句话不离钱,整个一钻钱眼儿里的主,跟他打交道能把人膈应死。
再说他屋里头那个老娘们儿,更不是个省油的灯。
那张破嘴跟个破风匣子似的,嘚吧嘚起来没完没了。
最膈应人的是这娘们儿贼能编瞎话,脑瓜子一转就能给你编排出一出戏来。
那些个有的没的破事儿,经她那张嘴一白话,死的都能说成活的,真能把人给气乐喽!
徐峰回秀山屯那阵子还好点儿,他人在的时候,两家多少还能绷着点儿脸面。
可等他前脚一走,后脚两家就隔着栅栏掐起来了,你一句我一句的,吵得那叫一个热闹。
后来徐峰的收购点儿渐渐干起来了,生意越做越红火,估摸着是招人眼红了。
江大年那两口子背地里没少使坏,明里暗里地给下绊子。
等到后来徐峰生意不顺,倒了霉,这两口子更是逮着机会就踩上一脚,落井下石的事儿可没少干。
屯子里那些难听的风言风语,多半都是从他们家那张破嘴里传出来的。
这回徐峰听着那些闲话,眉头微微一皱,心里头却已经盘算开了……
“哎呦我的亲娘嘞!”王德才扛着镐头,老远就扯着嗓子喊,“你这傻狍子咋还在这干靠呢?要不是大业子给我递信儿,你打算一直等在这儿啊?”
徐峰一听是周大业给报的信,心里头一热乎。这周大业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的,关键时候还真够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