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都不由为自己的机智点了一个赞。
路上茵茵走累了,可以提前上车,他也不用背着她走,雇一辆车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这些事情,镇上的人不知道,客栈的人也不知道。
所以他们就以为,有才华的人是不是脑子都异于常人,否则怎么会做这么奇怪的事来。
清晨的街道上,人们就偶尔看到顾达带着茵茵在前面走,车夫赶着一辆牛车在后面慢慢的跟着。
掌柜也给客栈的众人发了一笔奖金,每人足足有一两银子,抵得上以前三个月的工钱。
短工的工钱是日结,他们也不住在客栈,每天都早上来,晚上回去。
顾达见过他们回去喜滋滋的模样,想来工钱也是不低。
他的奖金是最多的,还有平时的打赏钱。
每次还是茵茵和白芸帮他在桌上收拾起来的,加起来也不少。
跟其他酒馆一样,客人们听到精彩的地方,都免不了会打赏一些,有多有少,他也不强求。
这些钱财顾达都把他们交到了客栈账房上面,但按现在掌柜的说法,那些银钱都是客人打赏给顾达的,所以都如数发给了他。
足足有十两银子,真是好大一笔巨款。
若是刚来的时候,顾达恐怕要兴奋一段时间,可他现在身上已经不缺银子了。
但这些是自己的劳动所得,当然还是欣然接受了。
以后花钱的地方多着了。
客栈也稍微的改造了一番,主要是弄一个小台子,摆放顾达的说书桌,这样位置更加显眼,也有利于声音的扩散。
顾达没有说什么,以后他人走了,故事也还在。?
他私下里还找过掌柜,提了一个要求,让她找两个弹唱的人过来。
顾达还记得当时掌柜那奇怪的眼神,似乎是他已经堕落了。
他解释清楚原因,掌柜的才答应下来。
这些唱曲的工资由顾达发放,虽然掌柜的一再要求她们是为客栈服务的,理应由她来发工钱。
但顾达还是坚持,最后改成暂时由顾达发。
八斤他们问的更多的还是下一个故事是什么。
有些是他们心里好奇,有些可能是受人所托,帮人打听。
其中最急切的要数灶台的朱大用了。
平日里顾达说书的时候,他在灶台忙着炒菜做饭,一刻也离不开。
这两天稍微闲了些,便听店里的客人讨论完整个故事的剧情。
他现在经常端着一盘酒菜进他的屋子,跟他议论着故事里的人想法。
有时急了,就差说出顾达懂什么武松了。
顾达倒是不急,因为这故事本就不是他的。
而且他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