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某天,残疾少年小林发现玄机:卡顿的节奏,竟和沈毅当年复健时摔倒的频率一致。
"这算什么高科技?"有专家嗤之以鼻。
小林在留言簿上写道:"是告诉每个跌倒的人——卡住的路,也能碾出最远的辙。"
现在,这辆轮椅被NASA借走了,要改装成月球车的"毅力模块"。
夏澜80岁那天,村民们送了个"活日历"——
陶土做的月份牌,每天要亲手撕;
周婶的药草墨水,越写字迹越淡;
张叔的轴承当指针,转起来咔咔响。
最特别的是"生日提醒"功能——每到除夕,王老爷子的全息影像就会跳出来骂:
"又他妈老一岁!
陶土还没捏完呢,
躺什么棺材板!"
新村的村志最后一页,夹着张泛黄的草图:
左上角是年轻时的夏澜和沈毅,站在废墟前牵手;
正中央是现在的非遗村全景,游客如织;
右下角却只画了个箭头,指向纸外。
边上一行小字:
**"圆满?
我们的陶土还没烧透呢。
——夏澜 于最后一个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