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眼瞅着两年过去了,除了搞出个VCD影碟机,别的什么大动静也没有。谢永松可不想白养这群老教授,得见真章才行!
“之前让你们捣鼓的那个手持电话,现在到底怎么样了?”
那时候的手持电话,也就是后来的手机,八十年代人们还管它叫“大哥大”,摩托罗拉家的宝贝,又大又沉,携带不便。
总工程师孟锋一抹额头上的细汗,尴尬地笑了笑:“哎呀,谢总,还有些关键部件没搞定呢,还得再给点时间。”
孟锋原本是香江大学的退休教授,被谢永松用一年五百万港币的高薪给挖了过来,快两年了,成果没见几个,他自己也觉得脸上无光。
但话说回来,这年薪是真的香,还能用谢永松提供的顶级实验室继续搞研究,简直美哉。只不过半导体这玩意儿,急不得,得慢慢来。
“就差那么一丢丢了,手机芯片要做到180纳米,这精度全球都头疼。咱们的技术还差点火候。”
孟锋说这话时,心里头直打鼓,毕竟眼前的年轻人可不是好惹的,万一惹毛了他,整个香江,乃至亚洲都得抖三抖。
谢永松眼睛忽地一亮,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要是给你们一台90纳米的光刻机,你们能不能搞出180纳米的芯片来?”
他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带着几分戏谑地问。
这话一出,教授们一个个眉头紧锁,满脸不信。90纳米的光刻机?开玩笑的吧!
这怎么可能呢?要不是谢永松说的,他们早就被这帮老家伙喷得体无完肤了,简直就是瞎扯嘛!
要知道,现在世界上最牛掰的光刻机是何兰产的6000型,也就勉强能生产180纳米的芯片,90纳米的?简直是痴人说梦!
“谢先生,你确定没在逗我们?这可是世界顶尖的技术!”
谢永松无奈了,我逗你们干什么?90纳米不过是系统奖励的入门级配置,要是拿出最牛的3纳米技术,你们还不得心脏病发作?这责任我可担待不起。
“当然是真的,前几天我回香江,顺道带了一台光刻机回来,带你们去看看!”
谢永松领着教授们来到了隔壁房间,现场演示了一番。那光刻机用13纳米的光波在芯片上精雕细琢,不到半分钟就搞定了。
孟锋扶了扶老花镜,激动地拿起芯片,放在显微镜下细细端详,脸上的表情从兴奋转为震惊,嘴里不停地喃喃自语。
“这也太神奇了,人类的创造力真是了不起,居然能达到这种水平。”
“真的可以做到90纳米那么小?快让我瞅瞅,给我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