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荃这就不知道了吧,估计是托关系当上的知府呀】
【交保护费当上的】
………
靖王和沈追在武英殿外见面时相视一笑,也是发自内心的欣慰,为数万灾民的生机欣喜,更为朝堂还有亲民未还。而这是斗争的结束,更是赈灾的开始。
数月间,靖王始终奔波在灾区的第一线。而通过秦般若的转述,不难看出,工作落实也是相当不错。
“陛下让您安静些时日,您还真是安静。靖王离京去赈灾也有大半个月了,外面传的全是赞颂之语,什么上马能战,下马能治,殿下您就真的能听得下去?”
“听不下去又能说话?他跟那个沈追一天一个调整,全是赈灾的新花样,我还就不信了,那么大一个肥差,萧景琰只能做到半点不沾?水至清则无鱼,就算他萧景琰假清高,还能把所有人的财路都当了不成?”
誉王心中郁结,如今靖王锋芒毕露,朝廷六部当中细数下来,户部、刑部的沈追和蔡荃暗里都站在靖王的战线上。礼部尚书是中书令柳澄的弟弟深得柳澄和稀泥的真传,时不时还拉偏架。吏部也换了党争之外的人,兵部李林更是原来太子的人,他宁可投靠靖王,也不会站在誉王这边,自己手里只剩下一个工部和一个没用的大理寺,
如今这个局势下,也只能谨小慎微,不敢有什么动作。而谢玉倒台后,巡防营归靖王管制,禁军是蒙挚的,其他军方一直保持中立,现在誉王手里是真的一个人也没有了。这让秦般若想到了当初琅琊阁的箴言。
“得麒麟才子者,可得天下,琅琊阁还真是所言不虚。去年秋天,江左梅郎刚刚入京时,殿下您是什么情形?靖王是什么情形?现在一年多过去了,到底是谁得了麒麟才子,这不是一目了然吗?梅长苏铲除了谢玉,真的是为了殿下您吗?那最后巡防营落在了谁的手里,您不要再心存幻想,我可以确认的是,靖王已经得到了梅长苏。”
这些话就像刀子一样,扎进了誉王的心里。
现在再回首看去,轻舟不但没过万重山,更是一路被人当枪使,一路把靖王母子抬到现在这位置。看到誉王懊恼的样子,秦般若继续戳他肺管子。
“说起来这位梅宗主还真是了不得,有决断,敢选人,也会调教。当时殿下和太子皆是如日中天,可他偏偏就敢选中了被放逐多年的靖王。现在宫中的局势也变了,越贵妃失势,静妃上位,不料想一朝得势,竟是这般的难对付。”
“是啊,以前还真是小瞧了她,皇后娘娘软的硬的都使了,可她就像一团棉花一样,压不扁揉不烂,根本无从施力。”
被秦般若的一番挑唆,誉王又上头了。毕竟被自己曾经最看不上的人死死的踩在脚下,这种酸爽让他一刻也忍不了。
“萧景琰一朝得势能有什么根基?本上连太子都能扳得倒,何愁撕不碎他一个五珠亲王?”
秦般若见机,立刻开始拱火。
“等这趟赈灾的大差事办完,靖王又有了新功,只怕陛下又会加封,到时再添两颗珠子,靖王可就跟殿下您一模一样,完全比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