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吴史?礼乐志笺注》载:永兴十三年冬狩宴,本为彰显宗室武备之仪,却因三桩物证实物,化作九王夺嫡的修罗场。御史谢渊援引《考工记解诂》《矿冶图考详注》《天工开物?珠玉篇笺释》等典籍,自鹿喉箭镞的冶金成分、玉扳指的纹理解构、射靶皮革的织物痕迹入手,层层拆解诸王权谋。当狩猎器具成为政治斗争的暗语,这场宴会揭开的,不仅是个人罪责,更是大吴王朝权力更迭的惊涛骇浪。
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
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
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
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
陆机雄才岂自保?李斯税驾苦不早。
华亭鹤唳讵可闻?上蔡苍鹰何足道?
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
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永兴十三年冬狩宴当日,申时三刻。北风裹挟着雪粒如砂砾般抽打在众人脸上,猎场四周的苍松挂满冰凌,在暮色中泛着冷光。成王萧栎身着玄色骑射服,腰间革带的铜扣在寒风中微微震颤。他张弓搭箭的瞬间,袖口滑落露出半截暗绣云纹的内衬 —— 那纹样与热河案几木纹隐约相似,却无人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