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柏舟也看见了,皱眉:“那边是荒山,没人住。”
“可信号不会自己长腿跑过来。”我低声说,“先记下位置。”
他点点头,没多问。他知道我从不说没根据的话。
我转回种子库,目光落在“种植模拟推演”上。这功能能预演不同水肥管理下的生长结果,省试错成本。现在没能量值解锁种子,但可以用它调整现有条件。
点开玫瑰田数据,输入当前灌溉参数。系统立刻反馈:【当前滴灌精度不足,水源波动值超标,预计花期偏差±7天,精油提取率下降42%】。
问题出在灌溉。
我翻出能量值账目。灵泉稻上月收益稳定,账上还有40可动用。咬牙点了兑换:【微控滴灌组件×1,消耗40能量值,余额:10】。
组件到手,立刻带人去玫瑰田安装。顾柏舟带着承安在前头标记桩位,我蹲在田头接驳管道。金属接头卡进土管时发出清脆“咔”声,系统同步提示:【滴灌网络接入成功】。
夜深,我再次启动“种植模拟推演”。
三套方案并列运行:
A方案:常规滴灌,花期偏差±5天
B方案:早晚各增补一次雾化喷淋,偏差±3天
C方案:结合土壤湿度感应,动态调节供水,偏差±1.8天
C最优。
我正要保存结果,屏幕忽地一闪。玫瑰生长模型的根系图上,浮现出一层淡红标识:【检测到龙葵抗性基因片段】。
我呼吸一滞。
古渠边的“禁植龙葵”警告,和玫瑰改良种的抗性,竟然有关联?系统在暗示什么?这改良种,是不是当年屯田司试图培育却失败的品种?
正出神,旁边传来哼唱声。顾雅柔坐在小凳上,手里摆弄几片花瓣,嘴里轻轻哼着我教她的歌:“春撒种,夏浇水,秋收香囊送阿妈……”
声音稚嫩,却清晰。
手环忽然微震,投影中的玫瑰模型生长速度条悄然上升5%。【情感共鸣触发:愉悦情绪提升作物模拟效率】。
我心头一暖,又一紧。系统真的在回应她。
次日清晨,我召集五户在指挥棚开会。
投影展开,新系统界面清晰呈现:“生产预警与资源调度”已开始运行。它根据作物周期、人力空闲、能量值储备,自动排班并预警风险。
“接下来,人力要重新分配。”我说,“老品种田缩减至三亩,其余转种灵泉稻与玫瑰。”
林婶立刻皱眉:“缩到三亩?万一出岔子,明年种子都没得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