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完,我把纸推到一边,又取出系统扫描的货物成分图。火油桶上的标签模糊,但系统分析出其闪点低于45℃,属军管物资;铁砂含碳量1.8%,可直接用于锻打刀刃。这两样东西,民间不得持有,更别说大规模运输。
证据链已经成型,但还不够硬。官府要的是人证物证链条完整,不能只靠我嘴说。
我重新调出系统,启动【证据链可视化】。能量值扣除50,界面展开一张三维图:盐场为起点,黑旗车队沿商盟报备路线向北,终点指向北地一处废弃矿洞,坐标与张七郎曾活动区域重叠82%;每月初五,福来客栈天字三号房亮灯,房客登记名为“赵二”,实为张七郎化名;铁牌使用记录显示,最近一次通行是在三天前子时,正是商盟车队出发前六时辰。
三条线,最终交汇在赵财身上。
我盯着图看了很久,拿起笔,在图下方写下一串行动节点:
三日后子时,黑旗车队将进行第三次运输,预计载货量最大;
张七郎将于次日清晨离开据点,前往府城接头;
官府巡防每五日轮换一次,后日交接,空档期最长。
时间窗口只有一次。
我吹灭一盏灯,屋里暗了一半。柏舟不知何时站在门口,手里拿着我让他准备的驴车账本。
“你打算怎么办?”他问。
“先稳住商盟。”我说,“让李商人牵头,以‘近期盗匪频发’为由,向官府申请加派巡防,走明面。我们这边,准备进盐场拍实证。”
他皱眉:“太险。那地方现在有人守,腰里都带家伙。”
“所以不能硬闯。”我打开系统,找到【夜间隐形扫描】模块,“我用热成像,不靠近也能录下装货过程。只要拍到火油桶和铁砂袋上的标记,再配上铁牌和客栈记录,足够呈报。”
柏舟走近,看着我调出的操作流程:23:00启动扫描,23:30定位集结点,00:00录制装货,00:30撤离并投放追踪信标。
“信标能撑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