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的路上,车里死寂一片,气氛压得人喘不过气。
还是江晚先开了口。
“亦川,咱们这‘金凤凰’,不能只卖味道,还得卖个名声,卖个念想。”
她转头看周正阳,“正阳,你文化高,路子广,帮我找个人,一个真正会画画、会写字的文化人。”
周正阳一怔,立马反应过来。
“嫂子,我晓得了!县文化馆有个孟老师,退休前是画宣传画的,那手字和画,在咱们县是独一份!”
孟老师是个清瘦老头,留着一撮山羊胡,浑身都是墨水味儿。
他听完周正阳的来意,眼皮都没抬一下,只顾着拿杯盖撇着茶沫,一副事不关己的清高样。
直到江晚开了口。
她没说要画得多气派,也没提多洋气,只是轻声细语地讲起了柳树湾。
讲清晨山里的薄雾,讲溪边的流水,讲村里女人坐在门槛上,一边拉家常,一边用指甲剥开一颗颗饱满核桃的场景。
“孟老师,我们这‘金凤凰’,就是这些山,这些水,这些朴实的人,用最实在的心做出来的。我希望您能把这份‘实在’,画出来,写出来。”
孟老师端着茶杯的手,停在了半空。
他抬起眼,细细地打量着眼前这个年轻女人。
半晌,他“啪”地一声把茶杯顿在桌上,猛地站起身。
“笔墨伺候!”
三天后,一张新的包装图送到了陆家。
还是牛皮纸,但换成了更厚实防油的材质。
袋子正面,一只凤凰不再是呆板的图案,而是展翅欲飞,尾羽卷起祥云,活灵活现,既有山野的气势,又不失乡土的亲切。
底下,是孟老师亲笔题写的四个大字:金凤凰。
旁边还有一行飘逸的小字:柳树湾的山货,实在人的心货。
背面,就是江晚那天讲的柳树湾的故事。
最绝的是,袋子正面右下角,还开了一个小小的圆形窗口,用透明玻璃纸封着,能清楚看见里头金黄酥脆的核桃酥。
这一下,就把“实在”两个字,做绝了。
新包装投产那天,厂里的老工人都围着看,稀罕得不行。
“我的乖乖,这袋子,比城里货还气派!”
“光看这袋子,就觉得里头的货金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