拎着礼品,还带着孩子。
“医药费我家出,都是这孩子没前没后的。”
“不用,林城也不是故意的,他俩是屁股撞屁股了,谁都没看见,再说我家去你家玩的!”
李美兰不要。
这事儿真的是意外,不过林城家的做法也让本来因心疼有点小怨气的李美兰瞬间没有了不乐意。
两家人在这客气着,苏梨不掺合了。
一个星期后,二牛手上的纱布就拆了,伤口已经愈合,新的皮肤都长出来了。
注意别沾水,别再弄破就好了。
马上就要到三月一了,孩子们即将开学,补作业的补作业,预习新课的预习新课。
六个孩子有伴儿,几乎每天都在一起。
他们白天就跟着家里人去大棚里摆摊儿,下午谁家收摊早就跟着谁先回去。
晚上再各回各家就行了。
距离开学前七天,苏梨从市里搞来了一批本子,铅笔,橡皮,铅笔,小刀,书包等东西,摆了一个半的摊位,另一个半依旧是卖村里收上来的货物。
多是鸡蛋,鸭蛋,鹅蛋,一些杂粮,干菜,萝卜干,荠菜噶哒,酱豆子等这些东西。
只要是学生肯定要买学习用品,所以苏梨的摊位毫无疑问人又多了。
大丫,大牛几个干脆都来帮忙,一人负责一样。
几个孩子对于卖文具用品这些东西,一个个骄傲的很,做小老板的骄傲。
开学的日子转瞬就到了,大丫大牛几个孩子都带着自己喜欢的文具,去上学了。
送走孩子们,家里也轻松不少,最起码不用一边买东西一边惦记他们了。
现在天气还是冷的,所以孩子们早上会把饭带去学校。
铝饭盒,装好饭和菜,中午下课前一节课,饭盒摆在教室内的炉子上,老师在饭菜飘香中给孩子们讲课。
有的时候,孩子们还在猜,今天谁谁谁带的什么什么菜。
当然,大部分孩子还是回家吃饭的。
苏梨和李美兰几家都进入了稳定的买卖期,几家从过年前到现在都赚了不少。
心思也都活泛了。
晚上,几家一起上门了。
苏梨听了他们的来意。
“你们要买房子?”
“对。”
“是。”
几家应着,苏梨不懂的问:“那就买呗,来找我干啥?”
“妈,我们想着买在一起,你也跟着过来,这样咱们互相有个照应。”
李美兰说完,对面几个人都赞同的应声。
苏梨懂了。
她倒是不抗拒和几家住的近,只要有自己的私人空间就行。
“想法是挺好,但这房子不好买吧?”
老三程俊西拽着板凳往近凑了凑。
“妈,我知道有一座大房子要卖,而且卖家不分开卖,一般人都买不起。”
“啊?我咋不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