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林十分赞同的点头,他也不会别的。
朱玲则是说着好听话。
“大姑说的对,我就知道跟着大姑在一起能学不少东西。”
苏梨笑了笑,其实朱玲挺适合做买卖的,要是把这张巧嘴用在做个小买卖上,应该也不错。
但她不太想插手。
苏家几个哥哥家现在日子不难过,有了几分家底,苏林和朱玲要真的是有魄力,想在镇上买铺子做点什么,两人提出来,苏梨也愿意给上几分意见。
但这事得是人家自己要做,而不是她提点着做。
两人毕竟跟着她隔着一层,有些话有些事不能办。
苏梨三人在国营饭店吃的饭,又去大棚转了一圈,苏梨叮嘱于小慧,苗小草摆摊后早点回去,家里来亲戚了。
两人都应了下来。
朱玲和苏林跟在苏梨身后,看着苏梨和市场里的人都熟悉,谁都能说上两句,就感觉姑姑真厉害!
晚上,苏梨做了六菜一汤,招待朱玲和苏林。
就这样,朱玲和苏林在这里住下了。
朱玲算是眼力见的,每天早早起来扫院子,烧火,做饭,收拾卫生,什么都干。
不过苏梨不让人家干,她可是还记得对方是个孕妇呢。
至于苏林,被朱玲指挥出去找工作了。
三天后,苏林在镇上找了一个送货的工作,类似于快递小哥。
一个破三轮车,镇上穿来穿去。
能送货,能拉人,自己赚钱,时间自己定。
朱玲虽然不是很满意,但总好比什么都不干,在家坐吃山空强。
村里秋收马上就要结束了,冬天一到,东北就进入猫冬了,干在家老待着不行。
苏林找到了活,苏梨也不小气,因为家里有空房子,就让苏林暂时住在这里了。
朱玲倒是有分寸,没有跟着留在这里,坚持回了家。
苏林两三天就回家一次,小两口倒是过的还不错。
因为冬天到了,苏梨又开始倒腾粮食了。
十月份的时候,老三程俊西回来了一次,带了不少礼物。
白天大家热热闹闹,晚上程俊西自己过来了。
苏梨就知道老三得过来,都没睡。
屋内,黄色的电灯下,程俊西盘腿坐在炕头上,想抽烟又忍住了,怕呛到老太太。
人大了气管不好。
苏梨看了一眼,倒是没说什么。
一个人在现在的房地产打拼,不是好混的。
目前拆迁乱,拆迁难,各种项目鱼龙混杂,多少方盯着一个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