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秋顺着她的目光看去,溏心蛋的蛋黄正缓缓晕开,与蛋白交融,在粥面上形成模糊的阴阳鱼图案,被晨光镀上层金边,竟真有几分玄妙。他忽然想起杨先生折扇上的竹,想起藏经阁墙壁上的篆字,原来真正的调和从不是强硬的融合,而是像这碗粥般,让每种味道都保留本真,又能温柔地相拥,在暖意里渐渐相融。
二、庭前碎影,暖意织帘
“粥来咯!”瑶瑶端着个更大的陶碗冲进来,碗里的粥盛得太满,晃出的汤汁顺着她的手腕流下,在袖口晕出浅黄的痕,像幅随性的画。她的鼻尖没了锅灰,却沾着片小小的菊瓣,想来是去院子里采新菊时蹭到的,眼睛亮得像盛了晨光,“我的‘乾坤混元粥’比姐姐的更厉害,加了三颗莲子呢!杨爷爷说‘三’是生数,能让大哥哥快点好起来!”
小白狐蹲在她肩头,爪子里还攥着颗没剥壳的莲子,硬邦邦的,却被它当成宝贝,时不时用鼻尖蹭蹭,尾巴尖的白光照在粥上,让那层淡金色的光晕更亮了些,像撒了把碎星。陈秋看着那碗堆得像小山的粥,又看了看瑶瑶期待的眼神,忽然觉得后背的痛感又轻了几分——原来温暖真的能化作良药,比任何秘印的力量都更坚韧。
老者端着盘蒸山药走进来,山药的甜香混着墨香,在空气中漫开,像条温柔的毯。“这孩子今早天没亮就去后山采莲子了,鞋上沾着泥,还说瞒着我们给你个惊喜。”他把山药放在矮桌上,用小勺轻轻刮着皮,露出里面雪白的肉,“南域的莲子性子温,最能养心神,比北域的雪绒花更合你现在的身子。”
瑶瑶被说中心事,脸颊微微发红,小手背在身后,偷偷把沾着泥的鞋往裙角藏了藏,却没注意到裙摆上的菊花图案早已被露水打湿,晕成了深黄,像朵被晨雾吻过的花。“我还在粥里放了文院的墨锭碎屑呢。”她凑近陈秋耳边,小声炫耀,热气拂过他的耳廓,带着孩子气的得意,“杨爷爷说墨是‘文之骨’,莲子是‘心之肉’,合在一处,就是‘骨肉相连’,能把大哥哥的经脉都补得结结实实的。”
陈秋的心像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下,酸麻的暖意顺着血管蔓延,直到眼眶微微发热。他想起在北域古战场,这双小手曾攥着红头绳挡在他身前;想起在藏经阁,这颗小脑袋曾顶着兵字秘印的金光,说“不怕”;如今又踩着晨露去采莲子,只为一碗或许根本谈不上美味的粥。原来所谓守护,从不是单方面的付出,而是这样悄无声息的相互温暖,像藤蔓缠着老树,彼此支撑,又彼此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