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上台的女生穿着简单的白衬衫,黑色西裤,小皮鞋。头发束成利落的马尾,露出光洁的额头和线条清晰的下颌。
聂有客的目光再也移不开了。
她手里没拿演讲稿,只用指尖点了点投影屏幕上的图表——那是一组关于短视频对传统戏曲传播影响的数据,被她拆解成生动的案例,从算法推荐讲到用户心理,逻辑缜密得像篇论文,语气却轻松得像在聊天。
“……所以,与其纠结‘传统该不该变’,不如思考‘如何让传统活在当下’。”她抬眼时,目光扫过全场,随即弯起嘴角,露出一点狡黠的笑意,“就像在座的各位,穿西装听京剧,本身就是种有趣的融合,不是吗?”
报告厅里爆发出善意的笑声。
聂有客看着她站在光影里的样子,耳边的喧嚣、窗外的风声、甚至自己的心跳,都一点点消失了。
他的整个世界里,只剩下她一个。
他绝对、绝对见过这个女孩。
也许是在前世的某个秋天,也许是在无数次模糊的梦里。
他们的上一次相遇一定是以遗憾收场,所以读到她的名字时,心脏才会抽痛着泛起委屈;看到她无意中扫过来的目光时,四肢百骸才会感到一阵战栗,像被唤醒了沉睡的记忆。
提问环节,有位研究媒介批判理论的耶鲁教授故意刁难,语气带着居高临下的傲慢:“中国的短视频内容太碎片化,快节奏的消费会不会让文化变得浅薄?就像快餐取代正餐,最终只会让人营养不良。”
林观潮没急着反驳,只是拿起桌上的矿泉水瓶。
“您觉得水是浅薄的吗?”她笑了笑,声音清亮,“可它能汇成奔腾的河,能映出完整的月亮,能滋养出参天大树。碎片化本身不是问题,怕的是没有能沉淀下来的东西。”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报告厅的穹顶,补充道:“就像耶鲁的哥特式建筑,不也是一砖一瓦砌起来的吗?每块砖都是碎片,可组合起来,就是百年不朽的经典。”
教授愣了愣,随即鼓起掌来,掌声很快像潮水一样漫过整个报告厅。
聂有客呆呆地看着她从容落座,手指无意识地攥紧了手里的议程表,直到纸张发出轻微的碎裂声,才猛地回过神来。
这个叫林观潮的女生,他不能错过,他绝对不能错过。
交流会结束后,聂有客几乎是跑着冲了出去,在图书馆的回廊里拦住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