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头要朝北斗,猪尾巴得缠五色线。
完事儿往聚阴鼎里这么一炖,老仙家闻着味儿就下凡了。
这还不算完,恭请的仙家只能和被叫做“叉马”的诵经人之间做沟通。
这“叉马”一到,就对着神木庄重地念起经文。
阴铃响,神木摇,七姑八舅上梁嚎…
这时候阴铃一响,神木都跟着摇晃。
再瞧那“叉马”,身上穿着九斤重的神衣,这神衣上密密麻麻缝着三百六十面铜镜,走起路来叮当作响,别提多神气了。
家主满心敬畏,恭恭敬敬地行完跪拜大礼之后,就跟捧着稀世珍宝似的,把零星的肠肉,小心翼翼地挂到神木的最上头。
紧接着,就开始仔仔细细地拾掇起猪肉、猪头、猪脚,还有心肝下水。
那认真劲儿,就跟对待啥传世宝贝一样,非得收拾得一尘不染才罢休。
收拾完了,把大肠里满满当当地灌满新鲜的鲜血,然后一股脑儿地放进一口热气直冒的大锅里煮熟。
这事儿办妥了,就开开心心地把亲友好友们都邀请过来,热热闹闹的上炕开造。
再看这炕上,不摆平常的桌子,而是特意精心铺上油单。每个人跟前都稳稳当当放上一盘乱炖,大家各自熟练地拿起小刀,片着盘里的食物吃起来。
这盘中的食物讲究吃个精光,不会剩下一星半点,也不会送给旁人。
要是有人因为生病来还愿,可病却没见好,那就毫不含糊会把家门口的桦木桩,扔到荒郊野外去,就让神木当替身,寓意着灾祸远离。
往后再碰上家里有喜庆事儿,或者又有人得了病,那就另外重新立一根神木,接着照老规矩来。
民国21年,日本人气势汹汹地侵略东三省,趾高气扬地来到了扎龙屯,一进屯子就蛮横地叫嚷着要抢人抢粮。
关东军第六守备队的车轮,碾碎了扎龙村的雪壳子。
带队的麻必中佐不会知道,他们轧过的不是普通积雪——雪层下埋着萨满春祭时洒的骨渣粉,那是用难产而死的母鹿颅骨磨成的,专防外邪侵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