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白话解释,那就是面壁九年,天天面壁思考,直到彻底‘死透’,连想活着的念头都没了,这时候差不多也就成功了!
不过就更疑问了,见有停顿,于是躬身问道:“前辈,弟子曾听闻‘撒手虚空’需断绝七情六欲,但若连求生之念亦舍弃,岂非陷入死寂?”
伏羲抚须轻笑:“善哉此问!所谓撒手,非灭心也,乃破执心。
若惧死而不敢舍,贪生而不敢空,终为尘网所缚。当如古井无波,纵天崩地裂,心亦不染尘埃。
九年面壁,便是磨此不惧不贪之性。”
简单讲就是贪生怕死将永远被困住,面壁就是为了改掉这个毛病。
伏羲也不理会众人反应,轻拂袖袍,石壁上再度显现出第二境:光聚圆子!
“虚空破碎,无极神光自玄关窍喷涌而出,化为一轮璀璨日轮,映照天宇。此时,万道毫光如千万颗耀眼杲日,普照三千世界。
光聚之时,须与贤圣仙佛交相辉映,融为一体,化为虚无圆子。身似摩尼宝珠,光芒万丈,无边无际。此乃‘色空俱泯’之象,形神归一,方可证得大觉金仙之位。”
这一番话语,如云雾缭绕,令人似懂非懂,哪怕知识渊博的叶凡,也云里雾里,感觉像是将自己比喻做太阳,却又似是而非,本想询问,可伏羲并未停顿,只见他再次轻拂袖袍,石壁上竟又浮现出:第三境:道化无始
“此终极之境,吾称之为道化无始,虚空不空,无无亦无。
身外化身如繁星般散入十方,聚则显形,敛则纳于芥子。
此乃‘不空真空’之玄妙,至此,与道融为一体,轮回无始无终,万劫不坏。”
“当然,这亦是吾之猜想,是否有此境界,吾也不知!”
说完,伏羲微微一笑,见众人陷入茫然,也很玩尔,说起来,有关第三境,也只是近日从信仰中萌生的念头,对与不对,其实也无所谓,神嘛,总要有点盼头。
殊不知这给众人带来了多大的冲击,只知其厉害非常,翻山倒海不过尔尔,仿若洪荒中所描述的圣人一般,无所不能,就有些不可思议,令人遐想向往!
就是叶凡有些怪异,总结的这第三境和他的洪荒简史设定有些类同。
可类同归类同,话从大神口中出,可信度肯定不一样,当然也知道,想要进入此境,千难万难,穷其一生都不一定能够窥其一貌,估计以后也只能在梦境里体验体验了,可不妨碍众人进入遐想啊。
“呵呵,尔等切莫着相,须知这只是猜想,可没当真,好了,尔等可有疑问?”
伏羲笑笑,又准备赶人了,可众人又不笨,这么好的请教机会,怎么可能放过!
赵灵儿想起一事,忽问道:“伏羲前辈,晚辈有一惑——若心魔趁寂灭之际反噬,当如何抵御?昔年我姥姥闭关时,曾遭心魔幻化成至亲索命,险些走火入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