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历史小说>穿越大唐:纵横家不好当> 第17章 范阳来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章 范阳来使(1 / 2)

长安城,月圆夜。

一位衣着光鲜靓丽的男子趁着月色,穿行在杨府的廊道中。这一路上,虽然遇到了几拨巡逻的护院,但也只是仰头望了一眼,并没有上前询问,可见此人是府里的常客。

那人直接登堂入室,一位年过半百,方脸严肃的人早已经等在了会客厅里。这个等在会客厅,轻轻敲着茶杯的人,正是当今大唐的左宰相兼待御史——杨国忠,是皇上最信任的权臣之一。

杨国忠原名杨钊,传说是蒲州永乐人,祖籍弘农华阴,但他的名字为人所知时,便已经是在长安城了。数年之前,他还是默默无闻,直到皇上纳了杨贵妃,杨贵妃得宠,所以他才突然冒出来,并且被举荐到长安城当官。作为杨贵妃的族兄,东汉太尉杨震之后,杨钊在长安立脚之后,便凭借贵妃得宠的条件,小心翼翼地侍奉皇上,投其所好;在朝廷,则千方百计巴结权臣。不久,杨钊便担任了监察御史,很快又迁升为度支员外郎,兼侍御史。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便身兼十五余职,成为朝廷的重臣。随着贵妃越来越受到宠幸的缘故,他也越来越受到唐玄宗的宠信,还被皇上赐紫金鱼袋,兼太府卿。后来,杨钊因为图谶上有“金刀”二字,请求改名,以示忠诚,玄宗赐名“国忠”,并命为左宰相,官职仅位于右宰相李林甫之下。

杨国忠在与宰相李林甫的关系上,起初,杨国忠初到长安城,仅仅只有杨贵妃得宠这一点可仰仗,势力未稳,为了向上爬,便竭力讨好李林甫;李林甫也因为杨贵妃深得宠幸,杨国忠是皇亲国戚,尽力拉拢。在李林甫暗里帮助惠妃、寿王与太子相斗时,杨国忠也充当党羽,并积极参与其活动。后来,杨国忠势力越来越大,在利益上与李林甫越来越冲突,于是相互之间便便明争暗斗起来,而且越演越烈,如今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其实归根到底,杨国忠与李林甫之间争斗,是新旧贵族之间的争斗。杨国忠作为新兴起的贵族,和李林甫这种李氏同姓传统贵族,必然会因为争权夺利而产生矛盾。另外,还有更深一层原因是,以往皇上不理朝政期间,过于信任李林甫,结果李林甫暗中运筹以致权倾朝野,最后皇上反应过来时,也会有所忌惮,于是要在朝中培植能与之相互制衡的势力。皇上惯用平衡之术,对太子和寿王如此,对李林甫和杨国忠亦是如此。皇上之所以如此宠信杨国忠,除了取悦于杨贵妃之外,主要是借以牵制李林甫的专权。只是皇上万万没想到,这朝中是平衡住了,但在外的节度使和藩王们却是越来越失控。等皇上幡然醒悟之时,大唐已经是内忧外患了。于是他不得不置信相思门,请相思门派人出山,帮助他拨乱反正,进行削藩以消除藩王祸根。

杨国忠神色凝重地问道:“师侄,你可算来了。怎么样,范阳那边有什么消息传回来没有?”

那人语气平缓毫无波澜,有条不紊地说道:“师叔,有消息了。安禄山果然忍不住有所动静。不久前他派出了手下一位叫梁羽的心腹来长安城,估计过几天就会到达。此人不简单,我已经一路上派人盯着。虽然安禄山是打着代为述职的名号派他过来,但估计是要来京城部署将康夫人和安庆绪带回范阳的事情。”

杨国忠喜上眉梢道:“好。安禄山最近动作频频,还控制了万马庄,估计是按耐不住要造反了。我们正好趁此机会,抓住他的把柄,将他连根拔起。”

那人点头道:“师叔英明,安禄山此时派人进京,必有大动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