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达幽州后,高适与易林、梁羽会面,商讨具体的整编计划。他们决定先从思想教育入手,让士兵们认识到为国效力的光荣,同时清除队伍中的顽固分子。
在高适的努力下,淮南军逐渐展现出崭新的面貌。然而,暗处的敌人并不甘心失败,他们试图破坏淮南军的整编计划。但高适早有防备,一次次识破敌人的阴谋,让敌人的暗桩无所遁形。
一日,高适正在营帐中研究军情,突然有士兵来报,说是抓到了一名敌军的细作。高适心中一喜,立刻亲自审问。
经过一番严刑拷打,细作终于招供,原来是永王李璘派来的,目的是混入淮南军中制造混乱。
高适冷笑一声,心想这李璘还真是不死心。他当即下令将细作处死,并加强了营中的戒备。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淮南军逐渐强大,其士气更是日益高涨。所有人都渴望尽快出征,平息动乱。不过,这还要等到明年春天才行。眼下中秋刚过,天气渐冷,幽州位于北方,理应养精蓄锐,避免轻举妄动。
待幽州之事了结后,易林一行人打算返回长安城。途中经过太行山时,他们成功甩掉蝠网暗地监视的细作,进入太行山脉深处。那里是御林军的聚集地,同时也是万马庄战马运输的目的地,所以他们必须妥善安排。这些重新集结的御林军将成为潼关之战中的奇兵,乃决定胜负之关键,更是为御林军正名、替长孙霖平反的基石。此事绝不能让皇帝李玙知晓御林军的存在,否则以他那多疑善妒的性格,必然会引发诸多麻烦。
想当年,御林军原地解散之后,易林心中便一直怀着重组御林军的念想。于是乎,他与诸位将士立下了一个为期三年的约定:若三年后众将士仍愿投身御林军,为昔日御林军背负的叛军骂名洗清冤屈,更为蒙冤惨死的长孙霖将军沉冤得雪,则需前往太行山集结待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