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的朱雀大街上,驿马的铜铃划破了清晨的宁静。快马加鞭的驿卒翻身落马时,靴子的铁钉在青石板上擦出火星,他怀里的捷报卷轴还在微微颤动,仿佛还带着潼关战场的硝烟。
大明宫紫宸殿内,李玙正对着地图蹙眉。案几上的早朝奏章堆积如山,最上面的一份正写着 "河东军围困潼关,危在旦夕"。当内侍捧着捷报冲进殿时,他手中的朱笔突然顿住,墨滴在 "危急" 二字上晕开,像朵突然绽放的墨花。
"陛下!潼关大捷!" 内侍的声音带着哭腔,展开的卷轴在晨光中沙沙作响,"易林大人与回纥叶护联手,大破安庆绪十万大军,歼敌七万余,叛军主力尽丧!"
李玙猛地从龙椅上站起,明黄色的龙袍下摆扫过案几,将砚台撞翻在地。他抢过捷报,手指在 "安庆绪遁走洛阳" 几字上反复摩挲,突然发出一阵压抑不住的大笑,笑声在空旷的大殿里回荡,惊飞了檐角的雨燕。
"好!好一个易林!" 李玙的眼眶泛红,他想起长安被围时的窘迫,想起郭子仪苦战河北的艰难,想起无数个彻夜难眠的夜晚,"传朕旨意,大赦天下!所有参战将士,论功行赏!"
半个时辰后,草拟的圣旨已经摆在案前。李玙握着朱笔,在 "易林" 二字上重重落下:"封易林为镇国大将军,食邑三千户,赐黄金百两,锦缎千匹,其先祖追赠三代公爵!"
旁边的内侍轻声提醒:"陛下,镇国大将军乃正一品,自太宗年间后已空置百年......"
"朕知道!" 李玙的笔尖没有停顿,"易林担得起!" 他继续书写,"封回纥叶护骨力裴罗为怀化郡王,赐亲王朝服一袭,允许回纥商队自由出入关中互市,岁赐绢帛两万匹!"
当旨意由内侍监的太监们捧着,沿着朱雀大街宣读时,长安城瞬间沸腾了。百姓们涌上街头,敲锣打鼓,焚香祝祷,将家中最好的绸缎披在门前的槐树上。茶馆里的说书人立刻编起了新段子,"易将军火炮破阵回纥铁骑踏联营 "的唱段伴着琵琶声传遍坊市,连最懵懂的孩童都学会了念叨" 镇国大将军 " 的名号。
户部尚书匆匆赶来时,正撞见禁军在搬运赏赐。二十车黄金在阳光下闪着冷光,锦缎的流光映得街道一片斑斓。"陛下,国库......" 他刚要开口,就被李玙挥手打断。
"钱不够就铸新币,粮不够就调江南漕运!" 李玙望着潼关的方向,眼中闪烁着久违的光芒,"朕要让天下人知道,大唐还没倒!"
驿马再次出发时,马鞍上不仅驮着圣旨,还有李玙亲笔书写的卷轴,上面只有八个字:"稳住潼关,伺机东进"。金黄的字迹透过宣纸,在阳光下像团燃烧的火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