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还好我重生了!> 第四百二十五章 所谓闭门会议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二十五章 所谓闭门会议(1 / 2)

[262小说]:262xs. c o m 一秒记住!

他是极其重视现金流、低负债率和资产的安全性的人。

国债的核心特性就是低风险和高流动性。

国债,是他的团队构建其庞大的投资组合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他对其特性、功能和战略价值有着深刻的理解。

既然陈学兵提出国债这个比银行利率更好的方案,是势必会采用的,否则提它干什么?

而国债何等重要?

美国的议息会议作用甚至超过了国会会议,被称为“全球资产定价锚”。

美联储息率直接作用的就是短期美债利率,而后影响中长期美债,然后影响全球资产定位。

国债的国家信用背书绑定,被全世界公认为最安全、最基础的资产回报标准,它一变,所有资产的相对价值都得重新算。

美债收益率涨,人们更愿意投美债,股票吸引力下降,股价普遍跌;公司债为了吸引人买,必须提供更高的利息,市场上的老债利率低,也没人要了;房贷利率紧跟10年期美债收益率,买房贷款成本飙升,会打压房价;黄

金吸引力下降,无恐慌情绪作用下,金价可能跌。

所有的行情都在跟着美债变,这套金融工具已经被美国玩成了定式,全世界金融机构都在学。

中国有了海外国债,等于国际资本多了一个稳赚不赔的篮子放鸡蛋,眼睛会分神盯着中国市场,而这个市场在国际资本眼里有多重要,能否做成功,还取决于市场的大小和流动性。

这个市场规模和流动性,必须要有一笔源源不断的海外资金来创造...

至于做这个市场干什么,他一时想不通透。

但这绝对是国策级别。

而一份国债的上市,背后要有多方面的团队为其设计利率方案,协助上市,完成用途等等,这么一看,今天来了如此庞大复杂的大陆团队,那就对了。

他垂下眼睑,仿佛在闭目养神,但熟悉他的人都明白,这是他内心精算程序全力启动的标志。

刚才他还在思考这个谈判对李兆基或郭家更为有利,因为这可能意味着他们能用更少的流动现金解决更大的历史问题。

等他睁开眼时,意识到这些已经不重要了。

无论他是怎么想,都不可能改变什么。

若光是房地产交易的事情,他尚有博弈的空间,但这件事情已经和海外国债的流动性绑定,他纵使用尽浑身解数,也不可能改变半分。

既然是这样,要顺水行舟。

“...下面有请金管局任总裁,央行陈司长讲话,也请国税吴处长,证监会徐处长,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马局长,香港交易所周总裁上台,与我们共同探讨今天的金融议题。”

台上的陈学兵讲话完毕发出邀请,台下开始有了掌声。

场内不乏聪明人,或深或浅地意识到了今天的深层议题??国债,配合地鼓掌。

李兆基和郭炳联作为大陆团队策略中首先要攻下的桥头堡,以制衡其他两家,是拿到了格外的政策宽容的,暗中给的条件是四年完成建设,税务全面优惠10%,于是率先鼓掌。

但也有不少人,甚至是前排的镜头,关注着李嘉诚。

李嘉诚忽然扬起欣慰的笑容,鼓起掌来。

鼓掌是其次,但边学边点头,便表达了一种支持的态度。

旁边准备骑墙的郑家纯眼神有些奇怪起来,他一边在进场时对陈学兵态度好,又一边盯着李超人,未曾想超人的态度似忽然变了,眼神都不一样了。

他也只能跟着鼓掌。

掌声也开始更加热烈。

中午发生了许多事情和单独的谈话,金管局的任总裁思想已经被“做通”,上台后慷慨陈词:

“HKMA(香港金管局)完全认同央行领导阐述的提升透明度、防范风险的监管原则和目标,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一贯致力于维护金融体系稳健,符合国际标准。”

“我们高度重视与内地监管部门的紧密协作。数据枢纽的建设为跨境监管信息共享提供了强大技术支撑。HKMA有信心、有能力承担起《指引》中赋予的接收声明、托管资金、配合核查等职责...”

“关于具体操作与内地税务,公安部门的风险信息核查机制等,HKMA将在《指引》框架下制定实施细则,并欢迎业界就这些具体操作细节提出建设性意见,确保规则清晰、执行高效...”

“我们理解新规则可能带来一定调整成本,HKMA的目标是精准识别风险,不增加合规机构的额外负担,对于真实、合规的投资和交易,我们承诺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最终保证金返还机制本身也是对合规者的保护...”

香港方面表示“理解”,随后陈司长上台。

“当前,内地与香港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

“土地增值税预缴保证金政策,其初衷是促进土地有效开发利用,我们理解,对于合规经营、注重长远发展的企业,确保资金的流动性和收益性至关重要。

“我们认为,一个理想的方案,应当能够实现以下目标:一是能有效引导企业资金服务于国家整体发展战略;二是能为合规企业提供稳定且有吸引力的投资渠道;三是通过市场化方式优化资源配置。

“因此,我们初步设想,提供一个替代性方案:允许企业将用于土地增值税清算的预缴款项,自愿转换为对离岸人民币国债的认购。”

“为稳妥推进,我们建议本批国债设计为三年期产品,利率主要参照香港特区政府同期机构债券利率水平,通过香港金管局现有的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进行。”

“筹集的资金计划主要用于香港与内地相邻区域的跨境合作项目,例如深港创新圈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口岸地区的数字化升级改造等,这些项目旨在深化两地经济融合...”

“另外首发离岸国债,我们将持续维护其流动性...”

如果刚才只是少部分聪明人在深度思考国债,现在大多数人都已经听懂了,下午要讲的就是国债。

所有人都松了口气。

要是押金转国债,那么制约力就小多了!至少这三年中,押金所有人资金是自由的!

香港也不必背负“过度监管”的压力嘛!

场下的四大家族皆是喜色,但他们心里也明白,这笔钱进监管账户转了一遭,短期是自由了,可进国债二级市场卖出,但若真有一日要缴税,他们也只能乖乖回来缴纳,否则就不是税务罚单这么简单,可能还有刑事责任。

唯一心里惴惴不安的便是金管局的任总裁,这笔资金来路复杂,可不止香港资金,要他们监管,又要他们投入市,到时候万一资金跑掉了不知道是否要他们负责,国税虽然承诺到时候他们追缴,但他刚才仍在讲话稿中强

调了“不增加合规机构的额外负担”。

陈学兵观察着众人的神色,待陈司长发言结束便拿起话筒提出问题:“马局长,你认为如果作为国债持有者的地产投资商如果要卖出,谁会是主要买家?本地银行、保险公司、强积金,还是国际投资者?”

“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发言:“按照陈顾问你刚才说的4.1%的利率,在当前环境下具备一定吸引力,特别是对于寻求稳定现金流的机构,但关键在于流动性安排和汇率风险对冲工具的配套。”

任总裁也说道:“我们需要评估对零售投资者的吸引力,目前香港散户对人民币产品的接触主要通过存款和非主权债,发行前需要有力的公众沟通,阐明其安全性和收益性后,可以考虑纳入「政府债券计划,供散户认购,但

需要评估需求规模,同时,与证监会协调,确保销售渠道和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到位。”

“呵呵,我可没说这是4.1%利率的国债哈,我们今天只是讨论,事并没有定,有可能低也有可能高,要以发债时的环境而定。”陈学兵笑着道。

4.1%,只是他借“采纳意见”之口说出来的,并非官方口径,为的是让大家参考现下的产品利率,知道大概会给出什么利率标准。

❷ 𝟼 ❷ 𝙓 🅢 . 𝒸o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