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非常委婉地将事情说了一遍,重点强调了第五军的困境和校长对此事的“知晓”,这过程当中始终是商量的语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1章交际草,小顾上线(第2/2页)
王要武在电话那头沉吟了一下。
“你小子……又来挖我的墙角。你自己说说.........这是第几次了?”
老王的话语中略带一丝薄怒。
顾家生立刻接茬。
“要武兄的难处,学弟心里明白,这样........除了该有的补偿和调动手续外,咱们那个饼干厂,下一季的分红,我那份儿再让三个点给要武兄!另外,我来想办法。下一批补充给七十军的兵员、弹药,优先、足额先给七十四军补充!还有,陆大深造的名额,只要兄弟我在军令部还能说得上话,也定当为七十四军的弟兄们全力争取!”
顾家生许出的都是实打实的好处。这些条件可谓是分量十足。
王要武闻言,果然语气之中也缓和了不少,笑骂一声:
“好小子,现在真是不得了,随意动动身子,掉下来的腿毛都比我老王的腰还要粗?罢了罢了!都是自己人,都是为了抗战大局,而且校长也点了头,我还能说什么?人,我可以给,不过话可要先说好........我七十四军下回的装备补给少了,我可就找你了。”
“要武兄放心,补给的事,包在我身上,包的,包的!”
顾家生胸脯拍的惊天响,心里也松了一口气,七十四军这边,算是用利益和人情摆平了。
挂掉王要武的电话后,顾家生又如法炮制,分别给阎西山、陈程等一众大佬都去了电话。
这当中就属陈程那边最容易搞定,毕竟交情在这摆着。最难的是面对那位根基深厚的“山西王”,顾家生除了许诺一批火炮物资,更奉上了一笔丰厚的“借调补偿”,言辞间更满是对晋绥军将士的推崇。
等他一圈电话打下来,已是华灯初上。顾家生终于放下发烫的电话听筒,长长舒了口气。
喉间干得发紧,他随手倒了杯凉茶一饮而尽。茶水入喉,精神却意外地亢奋起来。
他走到窗边,摸出烟盒,熟练地弹出一支“哈德门“点上。橘红的火星明灭不定。
顾家生的思绪也渐渐清明。方才这一番周旋,人情债确是欠下不少,真金白银和未来许诺的好处也送出去许多。但他心里跟明镜似的。
这些付出,对他顾家生和第五军而言,不过是九牛一毛。
太原一役,缴获之丰远超外界想象;更不消说他那位未过门的媳妇,娘家最不缺的就是金银和人脉。
用这些“三瓜两枣“,换来各方势力的默许,甚至还能结下几分善缘,为他与第五军的未来铺平道路,这笔买卖,怎么看都划算。
想起方才电话里各位大佬最后那几乎如出一辙的笑骂,三分无奈,三分欣赏,还带着四分心照不宣的默契,顾家生唇角不由泛起一丝笑意。
这最难的一关,总算是过去了。
他掸了掸烟灰,接下来,就是静候那几位“悍将“到第五军报到了。
细细一算,加上这八位和程老二他们,他顾老四的第五军竟有了十二位师一级的军官。
这般阵容……啧啧!在当下的各部队中,当真称得上是富得流油了。
不过,他也清楚,将才云集固然可喜,但如何让这些来自不同山头、各有脾性的悍将们心悦诚服,拧成一股绳,才是接下来真正的考验。
全新的第五军,究竟会迸发出怎样的锋芒,就连他自己,也忍不住心生期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