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乱世之中,最为容易得利!(第1/2页)
“儿臣愚见,确有几点浅薄之策。”
赢子夜拱手一拜,目光中闪露着深邃。
“说。”
嬴政言简意赅。
“其一。”赢子夜伸出第一根手指。
“情报乃决策之基。”
“仅凭那摩诃止观一面之词,远不足以让我等真正了解孔雀王朝。”
“儿臣建议,即刻派遣暗河与黑冰台中的精锐好手,组成联合探察队伍,秘密从西域绕行南下,潜入孔雀王朝境内。”
“其任务,并非刺杀破坏,而是详细调查其国内真实局势,各方势力分布,军力强弱,民生经济,乃至其官制、文化、物产等一切有价值之信息。”
“唯有掌握真实情报,我等方能做出最有利于大秦之判断。”
这是一个大胆而富有远见的提议。
直接将帝国的触角,主动伸向了遥远的异域!
“其二。”
他伸出第二根手指。
“对于已经抵达咸阳的这些僧侣,需严加监视,但不可打草惊蛇。”
“他们所言所行,与何人接触,传播何种具体教义,皆需在掌控之中。”
“一方面,可借此进一步验证其言辞真伪,探查其真实意图。”
“另一方面,亦可借此机会,深入了解这佛法之奥妙与潜在影响。”
“可命人混入其听众之中,或收买其身边仆役,务必掌握其动向。”
监视与控制。
这是维护统治稳定的必要手段!
赢子夜略微停顿,语气变得更加凝重!
“此外,在与摩诃止观的交谈中,儿臣还得知一重要信息。”
“那孔雀王朝内部,存在着一种极为严苛的‘种姓’等级制度。”
“其将人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大等级,以及不被列入等级的‘贱民’。”
“等级之间,壁垒森严,不可逾越。”
“而他们这些僧人,大多出身于最高的……婆罗门阶层。”
“婆罗门?最高等级?”
嬴政一直平静无波的眼眸中,终于掠过一丝清晰的讶异。
他执掌大秦,以军功爵制打破世袭,力求唯才是举。
对于这种以血脉定尊卑,且如此僵化的制度,自然感到惊异!
但更多的,是一种敏锐的警觉!!
“他们既是最高种姓,不在其国内享受尊荣,为何要远遁万里,来我这大秦传法?”
“父皇明鉴。”
赢子夜沉声道。
“这正是儿臣心中最大的疑虑所在。”
“孔雀王朝目前内乱不休,华氏城的王室与地方割据势力矛盾尖锐。”
“这些出身最高种姓的僧侣,在此敏感时期大规模外出传法,其背后,很难说没有其国内政治势力的影子。”
“他们究竟是忠于现今名义上的国王三钵罗底?”
“还是与某些地方割据势力有所牵连?”
“亦或者……他们本身就想借助外来力量,干预国内局势?”
他深吸一口气,总结道。
“但无论是哪一种可能,儿臣可以肯定,他们前来大秦的目的,绝不像表面宣扬的‘传法赎罪’那般单纯。”
“其中必然牵扯到孔雀王朝内部复杂的权力斗争,或者某种我们尚未知晓的深远图谋。”
偏殿内陷入了短暂的沉寂。
只有烛火燃烧时发出的轻微噼啪声。
端坐于龙台之上的嬴政,双眼微微眯起。
那目光变得如同鹰隼般锐利,仿佛穿透了重重宫墙,望向了南方那片陷入纷争的广袤土地!
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带着一种洞悉世事的冰冷。
“乱世之中……最为容易得利。”
这句话,如同寒冰,点破了权力博弈的核心!
一个陷入内乱,中央衰微的庞大帝国,对于周边虎视眈眈的势力而言,意味着无数的机会。
获取情报,扶植代理人,甚至……趁火打劫。
赢子夜闻言,立刻拱手,声音铿锵有力地回应。
“儿臣正是此意。”
他的眼中闪烁着与嬴政相似的光芒,那是一种开拓者与征服者才有的锐意。
“无论这些僧侣怀揣着何种目的前来。”
“无论他们是代表哪一方势力。”
“对于我大秦而言,这都是一个绝佳的契机。”
“我们可以借此机会,不仅深入了解佛法,更能将目光真正投向那片遥远的土地——孔雀王朝。”
“他们想传法,可以。”
“但必须在我们的监视与控制之下,在不危害大秦统治的前提之下。”
“他们想获取什么,我们同样可以借此反向索取。”
“更重要的是,通过他们,以及我们即将派出的探子,大秦可以真正开始‘远观’孔雀王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94章乱世之中,最为容易得利!(第2/2页)
“观察其虚弱之处,了解其内部矛盾,评估其潜在价值。”
“若其果真如摩诃止观所言,陷入长期内乱,国力衰微……”
“那么,未来是否可能……”
后面的话,他没有明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