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闫老西神助攻,江晨提前挥师东北,大战关东军!(第1/2页)
此时。
太原,独立纵队司令部。
江晨,李云龙,赵刚等人正计划挥师北上的具体事宜。
“司令,山西的小鬼子还没清剿,这个时候挥师北上,太原怕是……”
李云龙跟着说道:“是啊,太原是我们的后勤,要是被小鬼子偷袭,我们可就麻烦了!”
赵刚:“所以,我建议短期先把小鬼子干掉,再挥师北上!”
江晨眉头紧皱:“这是总指挥的命令,老李,要不你去和他们说说!”
然而这时,上官于飞快步走了进来,汇报道:“江司令!好消息!”
“晋绥军全线发起进攻了,整个山西现在全打起来了!”
“这是前线刚发来的具体战报!”
江司令猛地转过身,眼中闪过一丝锐光,伸手接过战报展开。
泛黄的麻纸上,铅笔字迹被汗水浸得有些模糊,却一笔一划写得铿锵有力:“晋绥军第三十五军101师302团,于大同东南狼窝山一带设伏。”
“日军独立混成第二旅团第四联队一部,携轻重机枪六挺、步兵炮两门,沿公路向浑源方向推进,企图切断我军补给线。”
“302团团长张汉臣率部于两侧山梁构筑隐蔽工事,待日军先头部队进入峡谷后,以迫击炮轰击其尾部车辆。”
“同时正面机枪连交叉开火封锁谷口。”
“日军猝不及防,首尾不能相顾,慌乱中试图抢占西侧高地,被我军二营战士拼刺刀击退三次。”
激战至辰时,日军第四联队第三中队全军覆没,当场击毙日军中队长松井一郎以下四百三十七人。”
“缴获轻机枪三挺、步枪九十八支,击毁军用卡车五辆。”
“此役后,狼窝山至浑源段公路沿线日军已全部清除,我军成功恢复补给通道。”
“还有这里!”上官于飞指着战报后半段,声音更响了些:“晋绥军第六十一军169旅,于昨日午时对忻州城外围日军第五师团第二十一联队据点发起强攻。”
“日军依托碉堡群顽抗,我军组织敢死队携带炸药包,在炮火掩护下突破铁丝网,先后炸毁三座碉堡。”
“旅长姜玉贞亲自率部冲锋,与日军展开巷战,战士们逐屋争夺,连炊事员都提着菜刀上了前线。”
“至酉时,忻州外围二十里铺、沙河镇两处据点被完全攻克,击毙日军少佐山田健二及士兵两百零九人,俘虏十七人,残余日军向太原方向溃逃,目前忻州城外围已无日军踪迹!”
江晨的手指战报上“张汉臣”“姜玉贞”的名字,嘴角缓缓勾起一抹刚毅的弧度。
他抬头看向窗外,仿佛能透过漫天沙尘,看到晋绥军战士们举着大刀冲锋的身影,听到山野间回荡的冲锋号声。
“好!打得好!”
江晨重重拍了下桌案,震得桌上的油灯晃了晃:“告诉前线的晋绥军战士们保重!”
“咱们这边也准备行动,趁着日军被牵制,把晋南的游击区再往外扩,让小鬼子在山西首尾难顾!”
上官于飞挺胸立正,敬礼时军帽上的灰尘簌簌落下:“是!我这就去传达命令!”
江晨随后把战报递给赵刚。
赵刚看完把战报往桌上一拍,忍不住放声大笑:“好!好啊!真没想到晋绥军这次这么给力,简直是神助攻!”
“这下咱们的压力可小太多了!”
坐在角落擦枪的李云龙“噌”地站起来,粗嗓门震得嗡嗡响:“哈哈!闫老西这回总算办了件人事!”
“够意思!”
“他把晋北、晋西的小鬼子清剿得差不多了,咱们接下来就能甩开膀子,安心挥师北上收拾那些漏网之鱼了!”
说着还拍了拍腰间的驳壳枪,眼里满是跃跃欲试。
赵刚脸上也露出欣慰的神色,语气带着几分感慨:“之前总觉得闫司令顾虑太多,没想到在抗日这件事上。”
“他还是有血性、有良心的。”
“这次全面进攻,确实帮咱们解了燃眉之急。”
江晨却摆了摆手,嘴角勾起一抹了然的笑,手指点了点地图上标注的“八路军根据地”范围:“他哪是单纯的有抗日之心?”
“你没看咱们这半年在晋南、晋东打开的局面?”
“根据地扩得越来越大,百姓都向着咱们,他闫老西是怕再不出兵,等咱们把山西的鬼子收拾得差不多了。”
“整个山西的民心、地盘都成了咱们的,到时候他这个‘山西王’的脸往哪搁?”
这话一出,李云龙顿时拍着大腿笑起来:“嘿!还是司令您看得透!”
“闫老西这是既想抗日,又怕咱们抢了他的风头,算盘打得精着呢!”
“不过不管怎么说,他这回确实帮了大忙,咱们正好借这个机会,把北上的计划提前!”
江晨点点头,伸手拿起红铅笔,在地图上从晋南根据地向北画了一条粗重的箭头,目光坚定:“没错!传令下去,各部队做好准备,咱们就北上!”
“让小鬼子看看,山西不是他们能待的地方!”
“好,我们来具体策划一下作战计划!”
李云龙:“姜醋茶,你要的情报都齐了!”
他把一叠厚厚的文件拍在桌上,声音洪亮如钟:“小鬼子在平绥铁路沿线的兵力部署、据点构造、粮草储备,都摸得门儿清!”
江晨转过身,目光落在文件上,嘴角扬起一抹笑意:“老李,辛苦你了,这几天让侦察连跑断腿,没白忙活。”
李云龙一屁股坐在板凳上:“咱独立纵队在太原休整三个月,兵强马壮,早就憋坏了!”
“小鬼子在东北折腾得欢,咱得给他们点颜色看看。”
李云龙指着地图上东北方向,“从太原北上,过雁门关,穿察哈尔,直插锦州,只要拿下这条线,就能把小鬼子的华北与东北防线撕开一道口子!”
江晨点点头,手指在地图上勾勒出一条弧线:“你的想法和我不谋而合。”
“现在日军主力深陷太平洋战场,东北的守备兵力相对薄弱,尤其是边境地区,多是伪军和少量日军精锐混搭。”
“这正是我们北上的绝佳时机。”
“但此战非同小可,从太原到东北边境,千里奔袭,必须周密部署,一步都不能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