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亮剑:我,李云龙眼中的败家子!> 第419章 出征!声势浩大惊呆闫老西:楚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19章 出征!声势浩大惊呆闫老西:楚(1 / 2)

[262小说]:262xs. c o m 一秒记住!

第419章出征!声势浩大惊呆闫老西:楚云飞叛变了?(第1/2页)

此时。

随着,江晨一声令下。

十万独立纵队将士已列成三路长阵,如三条钢铁巨龙盘踞在华北平原上,朝着东北方向整装待发。

寒风卷着旌旗猎猎作响。

中路军阵前。

江晨一身灰布军装束着宽幅皮带,腰间勃朗宁手枪,目光扫过面前四万将士。

步枪斜挎在肩上,枪托磨出的包浆透着经年的战火气息,腰间的手榴弹袋鼓鼓囊囊,绑腿扎得紧实利落。

连马蹄铁上都裹着防滑的麻布。

每一匹战马都昂首嘶鸣,喷吐的白气在冷空气中凝成转瞬即逝的雾团。

“都给我快点!”

江晨一声令下,身后的行军号骤然吹响,四万双脚同时踏在冻土上,沉闷的脚步声震得地面微微发颤。

队伍如一条移动的钢铁洪流,沿着官道向着锦州方向推进,将士们的眼神里没有半分犹豫,只有对收复失地的笃定。

……

而东路军的阵地上。

李云龙踩着马镫站起身,声音洪亮得盖过风声:“都给老子把枪擦亮点!到了东北,见着关东军别手软!”

“给老子狠狠地揍他娘的……”

“记住,我们打得就是精锐!”

“是,团长!”

李云龙身后的三万将士个个精神抖擞,机枪手将重机枪架在骡马背上,弹药箱用绳索牢牢捆住。

新兵蛋子攥着步枪,紧紧跟着老兵的步伐,没人敢掉队。

李云龙勒紧马缰绳,黑马前蹄扬起,他抽出腰间的驳壳枪指向东方:“走!让小鬼子看看咱独立纵队的厉害!”

队伍立刻动了起来,骑兵在前开路,步兵紧随其后。

两侧的侦察兵骑着快马穿梭,钢枪在阳光下闪着寒光,连寒风都似被这股锐气逼得退了几分。

……

西路军那边。

楚云飞一身笔挺的军装,袖口的纽扣扣得严丝合缝。

他举起望远镜望向远方的群山,随即放下望远镜,对着身后三万将士沉声道:“东北乃华夏故土,岂能容外敌肆虐?”

“今日咱们出关,便是要以血还血,以牙还牙!”

楚云飞身后的将士们队列整齐,迫击炮分队将炮管擦拭得锃亮。

通讯兵背着电台快步穿梭,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坚毅,仿佛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进军!”

楚云飞一声令下,西路军的队伍缓缓移动,马蹄声、脚步声、车轮滚动声交织在一起。

却丝毫不显杂乱,将士们目视前方,眼神里燃烧着复仇的火焰与收复山河的壮志。

这是楚云飞代表独立纵队,代表八路军首战。

绝不能有任何闪失。

……

三路大军如同三支离弦的箭,朝着东北的三个方向进发,十万将士的脚步声汇聚成震耳欲聋的战歌。

没有人知道前方会遇到多少艰险,可每个人的眼神都亮得惊人。

因为,他们都知道。

这一战,胜利是属于他们的。

随着这十万铁师的脚步,一点点向着被侵占的东北大地蔓延。

……

而此时。

太原城楼上。

赵刚扶着城楼垛口的手掌微凉,目光落在远处三路大军扬起的烟尘里。

江晨的先锋营红旗猎猎,李云龙的独立团战士正往马背上捆扎干粮。

楚云飞的晋绥军骑兵队列齐整,马蹄踏过冻土的闷响顺着风飘到城头,像一声声沉闷的鼓点。

“赵政委,风大,您披件衣裳。”

警卫员递来灰布大衣,却见赵刚望着大军北去的方向出神,眼角眉梢里藏着几分不舍,更多的却是亮得发烫的期待。

赵刚:“让通信兵每天跟前线通三次话,不管多晚,我要知道战士们缺不缺枪、少不少药。”

目送三路大军的身影彻底消失在北方天际,赵刚转身走下城楼,脚步比来时快了三分。

他知道,前线的胜仗,得靠后方的“粮草弹药”堆出来。

当天下午,太原兵工厂的铁门就被敲得震天响。

赵刚带着后勤处的干部站在厂区空地上,看着满院锈迹斑斑的机器和零散坐着的工人,声音洪亮得能穿透车间的铁皮顶:“老乡们,兵工厂要扩产!”

“凡是会打铁、懂机床的,不管是老师傅还是学徒,来后勤处登记,管饭、发工钱,咱们多造一支枪,前线战士就多一分底气!”

话音刚落,原本沉默的工人堆里就起了骚动。

老工匠王师傅攥着满是老茧的手站起来:“赵政委,俺们不是不想干,就是这机器……”

赵刚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几台车床的齿轮都生了锈,当即拍板:“我明天就从晋南调工程师来修机器,再从战俘营里挑懂机械的鬼子技术员,敢偷懒就饿肚子!”

“另外,每个车间配三个后勤干事,记录原材料消耗、成品数量,谁敢克扣钢铁、私藏零件,按军法处置!”

接下来的半个月。

太原兵工厂的烟囱从早到晚冒着黑烟,新招的两百多个工人跟着老师傅学车床。

后勤处的干部带着算盘守在车间门口,每造出一支步枪、每装一箱子弹,都要在账本上画个红圈。

赵刚每天清晨都要去厂区转一圈,当看到工人用新轧出的钢板造出重机枪时。

他蹲在地上摸了摸枪管的温度,笑着对厂长说:“照这个速度,月底就能给前线送五千支步枪,再配两百挺机枪,让江晨他们有本钱跟鬼子硬碰硬!”

“是,政委!”

在解决了武器后。

赵刚便把目光转向粮仓。

因为粮食的事比兵工厂更急。

东北的冬天冷得能冻裂石头,战士们要是吃不饱,别说打仗,连行军都撑不住。

赵刚专门让人从晋南调来了杂交水稻的种子,又把太原周边的地主粮仓封了,带着后勤兵和老乡们在城郊开垦荒地。

“这杂交水稻亩产比普通稻子多两百斤,咱们今年种十万亩,秋收后就能存够五十万斤粮食。”

𝟚 𝟔 𝟚 𝒳 𝚂 . 𝒞o 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