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2小说]:262xs. c o m 一秒记住!
此时。
八路军总部机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20章独立纵队兵力曝光,闫老西麻了:十,十万人?(第2/2页)
副总指挥李建业刚结束与各团的通讯会议,声音里满是振奋:“江晨这小子带独立纵队打太原这一仗,打得漂亮!”
“这就是范本!通知下去,各部从明天起,照着这个路子来,多搞游击战、麻雀战,把附近鬼子的据点搅个天翻地覆,让他们知道咱们八路军的厉害!”
参谋们正低头记录指令,门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通讯兵小王攥着电报冲进屋,军帽上的尘土还没来得及拍,声音都带着喘:“首长!急电!晋绥军那边……晋绥军全员出动了!”
“什么?”
参谋长抬眼看向通讯兵:“详细说,他们在哪打的?战果怎么样?”
“就在雁门关南侧的阳明堡!”
小王展开电报,一字一句念道:“晋绥军35军主力配属独立炮兵团,凌晨三点对日军第26师团辎重联队发起突袭,激战四个小时,炸毁日军汽车三十八辆,摧毁弹药库两座。”
“还缴获了轻重机枪十二挺、步枪两百一十多支!”
“日军伤亡统计出来了,死一百六十五人,伤九十余人,连他们的辎重联队联队长松井少佐都被当场击毙!”
“嚯!”
参谋长猛地放下铅笔,脸上露出难得的笑意,嘴角一扬:“闫老西这是开窍了?之前总想着保存实力,跟鬼子‘周旋’,这次居然下了这么重的手!”
一旁的参谋长周明远凑到地图前,手指沿着阳明堡的位置划了一圈,语气里满是欣慰:“好啊!早这么干多好!雁门关是日军运输补给的关键通道。”
“晋绥军这一下,等于掐了鬼子的一条胳膊,咱们后续的行动也能少些阻力!”
“我看未必是真心抗日。”
师长抱着胳膊站在角落,眉头微蹙,声音里带着几分冷静:“闫老西一辈子把山西当成自己的地盘。”
“最近鬼子在晋北增兵,又接连占了他两个县城,怕是怕再不出手,山西的地位就保不住了。”
“这才趁咱们刚打了胜仗,也跟着重拳出击的根本原因。”
参谋长听完,目光重新落回作战地图,语气渐渐郑重起来:“不管他闫老西出于什么目的,只要是打鬼子,这就是好的开始。”
“咱们抗日队伍,不怕各路势力有自己的心思,就怕各怀鬼胎、互不配合。”
“现在晋绥军动了,咱们再跟上,两路夹击,鬼子在山西的日子只会更不好过。”
总指挥手指指向地图上日军盘踞的几个据点,声音陡然提高:“小鬼子想在山西站稳脚跟?”
“没那么容易!他们的统治根基已经越来越差了,百姓不跟他们走,补给线又被咱们搅得不得安宁,现在正是趁其病、要其命的时候!”
参谋长这时想起之前的计划,连忙问道:“首长,那咱们各部原本定好的行动方案,还要不要按计划进行?”
“当然要!”副总指挥一拍桌子,眼神里满是果决:“晋绥军在阳明堡打了胜仗,鬼子肯定会调兵去反扑,这正好给咱们创造了机会。”
“通知各团,明天拂晓准时行动,三营继续盯着平型关的运输队,一营和二营去端掉灵丘县附近的两个鬼子炮楼,骑兵连绕到后面,牵制鬼子的增援部队。”
“咱们要让鬼子知道,在山西,不是只有晋绥军能打,咱们八路军照样能让他们吃不了兜着走!”
煤油灯的光映在众人脸上,每个人的眼神里都燃起了斗志。
“对了,江晨现在怎么样了?”副总指挥问道:“”
参谋长快步走到桌前,抬手敬了个礼,声音沉稳:“副总指挥,独立纵队已经完全按照您的部署推进,出兵东北的各项谋划都已落地。”
“兵力清点完毕,物资筹措基本到位,就连渡江北进的路线都反复勘测了三遍。将士们士气正盛,估计这几天就会正式出兵,直插关东军腹地。”
副总指挥微微颔首,目光里带着几分期许与凝重:“好,布局这么久,终于要动了。接下来,就看江晨的表演了。”
“首长……”一旁的师长忍不住开口,眉头微微蹙起:“不是我泼冷水,关东军可不是软柿子。”
“江晨这一去,带着的独立纵队虽说战斗力不弱,但毕竟是孤军深入,您说他这胜算到底有多大?”
参谋长推了推眼镜,手指在地图上的敌我态势标记处轻轻点了点,沉声道:“师长这话问到点子上了。”
“要分析这一战的胜负,得先把双方的底摸透。”
“首先说关东军的优势,那可不是一般的强。”
“第一,兵力雄厚。关东军号称‘皇军之花’,在东北经营多年,总兵力超过四十万,下辖多个精锐师团。”
“还有大量的伪军协同作战,兵力是独立纵队的十倍还多。”
“第二,装备精良,他们配备了齐全的重炮、坦克、装甲车,还有空中支援,后勤补给线也早已成型,弹药、粮草充足。”
“第三,地形熟悉且工事坚固。”
“关东军在东北修建了无数碉堡、要塞,形成了严密的防御体系,对东北的山川河流、城镇村落了如指掌,而独立纵队是客场作战,对当地环境还需要适应。”
“第四,战术素养成熟。”
“关东军士兵大多经历过长期战争,实战经验丰富,指挥官也多是受过系统训练的精英,战术配合娴熟。”
参谋长顿了顿,语气愈发凝重:“再看我们独立纵队的优势。”
“其一,士气高昂,将士们怀着收复失地、抗击日寇的决心,斗志旺盛,这是任何武器都换不来的。”
“其二,机动灵活,独立纵队以轻装步兵为主,没有重装备的拖累,擅长游击战、运动战,能快速穿插、迂回作战,不像关东军那样受地形和工事限制。”
“其三,民心所向,东北人民深受日寇压迫,对八路军早有期盼,独立纵队进军东北,必然能得到当地群众的支持,获取情报、筹措物资都会相对顺利。”
“其四,江晨的指挥能力,他打仗向来不拘一格,擅长以少胜多、出奇制胜,这也是独立纵队最大的底气之一。”
说到这里,参谋长轻轻叹了口气,摇了摇头:“但即便如此,咱们这一战的胜算还是太低了。”
……
② ❻ ② 𝙓 𝑆 . 𝒸o 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