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部尚书田无恤道:“启禀陛下,出动15万大军,至少需要征调30万以上的民夫,粮食消耗更是巨大,今年因战争荒废了大量耕田。饥民流民尚未全部安置。臣以为至少是这两年,我大周是根本无力负担起如此大规模的攻势。”
三公主姬清影道:“陛下,臣妹以为,年底就必须要对梁国发兵,开启灭国之战。如果时间一长,等诸国恢复元气,未来我们要想再度攻打他们,只会付出更大的代价。陛下想一想,若是皇兄登基当年趁着梁国水灾,一举攻灭梁国,也没有现在需付出如此巨大代价。”
天下一统!这是历代先帝孜孜不倦,梦寐以求的目标,是大周太祖太宗两位开国帝王所未竟之事业。
前世,自己在位期间就实现了天下一统!今世,姬清山又岂能放弃。
但是如今周国整个情形,作为皇帝的姬清山显然比在前线统率大军作战的姬清影更了解。
前线将领只负责打仗,无需顾及国家后勤是否能承受,但作为天子,需要考虑方面就更多了。
礼部尚书李承继道:“年底?万万不行啊,陛下,如今我大周四处战事刚刚停息,关中、冀州等地遍布大量饥民流民,岂能再有大战。况且经此大战,我军伤亡巨大,要调集15万大军,势必还要继续招募新兵。更何况今年已经征发超70万民夫,倘若再度伐梁,还需再度征召30万民夫,置百姓又在何地?陛下,公主,如今我大周早已疲惫啊。”
户部尚书田无恤也道:“年底如果还要有战事,粮食完全供应不上啊。今年的春耕已经被耽误,倘若再启战事,马上就要秋收还有来年的春耕又要被耽误,我大周粮食供应已经岌岌可危,全国上下都会闹饥荒。陛下,公主殿下,今年从江淮、荆楚一带运粮北上,能救济北方州郡饥民。一方面是江淮、荆楚等地实现大丰收。
田无恤惨笑道:“另一方面也是北方州郡大量百姓因战事而饿死,惨死,同时大量民夫被征召服徭役而远离家乡不得归,这才导致救济的粮食反而够用。”
这是多么残酷的现实,粮食够用是因为死的人够多。
“诸位大人,明年的话,是否可以派出大军?”
姬清影望向陛下再道:“如不能趁此时机开启征战天下之战,未来更不知何时能实现天下一统。”
姬清影也知道此次天下大战,大周影响很大。但她就怕又像当年错过伐梁好时机,一等就是十年。十年后,诸国恢复元气。大周好不容易这次连续击溃诸国精锐的优势再度失去。
周帝姬清山问向户部尚书田无恤:“老尚书,三公主说的也有道理,那么依爱卿看,如果明年的话,我大周能否对梁开战,粮草,物资供给,征调民夫能否跟上。
户部尚书田无恤看着天子,又看向三公主,叹了口气:“幸好陛下登基十年来,各地建造粮仓,国库充盈,但经此大战,消耗甚大,十年积累的国库近空。至于粮草物资供应,还需要至少休息准备一年,待今年完成秋收,明年春耕之后,方能征调民夫,从而避免影响耕种。如今大量男丁因为入伍或是被征召徭役,又或是因战事而亡,耕种的农夫缺失,大量田地被荒废。”
礼部尚书李承继对三公主不满道:“公主殿下,此前公主伐梁和在冀州击退北邙大军,以及各地抵御诸国入侵,为大军锻造武器装备,先后征调中原地区各州郡超过70万的民夫服徭役。”
“大量民夫在战场上和运输路途中死去,最终能回归乡里的不到一半啊,这还是老臣最乐观的估算。真实情况,唉,老臣都不敢说啊!陛下,公主,一将功成万骨枯啊!”
李承继痛哭流涕,潸然泪下道: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十余年的太平盛世,一战便可致山河破碎,多少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民夫、饥民饿死的人数更是数倍于战场阵亡的将士。关中腹地、中原河北之地,皆受波及,数百万人受影响。三公主,你可知他们也是大周百姓啊。”
殿上的君臣闻之皆为之动容,几位老臣对三公主急于出征,穷兵黩武的做法都表达不满。
姬清影为之一怔,她当初一心想着要通过搅动天下,引发诸国大战,来为自己和将士们谋取功勋,从而掌握军队控制,进而实现自己征服天下的目标。
她痛惜前线将士们的伤亡,却从没关注过那些为战争提供后勤物资保障的民夫们。
竟然会有那么多人因此丧生,战争不仅只有征战沙场的将士们,那些服徭役的民夫们竟然要付出如此巨大的代价。
姬清山听了沉默不语。
前后70多万民夫服徭役者,最终能回乡者“十不存五”,这还只是最乐观的估计。
但根据各郡县的汇报,真实情况更为残酷,好多乡里十室九空,某乡里被抽调上百民夫服徭役,最后竟无一人回来,只闻孤儿寡母的哭喊声。
大军运输粮食首先是为保障前线将士们的口粮,为了节省粮食,民夫的口粮常常无法定时发放,有时候为了确保供给前线将士的粮食供应,只能提供民夫一天一顿,甚至隔天一顿。
而民夫运输物资又极为辛劳,再加上经常被敌军偷袭粮队,仅在后勤补给线上被敌军攻击而亡的民夫就不计其数。侥幸存活的民夫因为食不果腹,和高强度的工作累死饿死病死者更是数不胜数。
为了尽快实现一统天下,自己难道真的就是穷兵黩武的暴君吗?
姬清山希望能尽可能减轻徭役的伤亡,不然因徭役繁重和如此高的死亡率必然会激起流民和叛乱四起,对大周的江山造成不稳。
若是放在前世,他根本不会在乎这些,他只会看重自己要的结果,他要打下天下,而不会考虑要付出何种代价。
前世的他在各地广建宫殿,大兴土木,而不需要考虑究竟有多少人因此家破人亡,流离失所。
但此次重生,他切身感受到了征战天下背后,百姓的不易。
将士们在前线奋勇杀敌,不畏生死,确实立下赫赫战功,为世人所敬仰。
而在战场另一头,为战争作徭役而“十不存五”的数十万民夫,还有那些民夫身后上百万的家人们,他们同样也为大周做出了自己贡献。
姬清山看向姬清影,他的皇妹眼里更多的是对一统天下的渴望,不曾顾及到战争后勤对国家和百姓的压力和负担。
身为姬氏皇族,他当然理解,他也同样渴望着实现太祖太宗未竟之事业。
但他是天子,他要为江山社稷着想,要为黎民百姓着想,尤其是他不能重蹈前世覆辙,前世正因为他不惜民间疾苦,动辄上百万人作徭役,导致天下怨声载道,最终被逼宫弑君。
在此次君臣商议之后,决定今年不再对外用兵,全面休整为主。
由于大规模战乱和征调民夫,导致中原大片田地荒废,以及受战事和各种因素导致返乡的民夫数量严重不足。
姬清山命各部为今年的秋收和来年春耕积极安排人手,做好工作。由于男丁的缺乏,同时下诏各地鼓励妇女耕织和农桑。
减免受战乱影响州郡的税赋和徭役,并且免去服徭役家庭税赋,以此来吸引百姓返回战火焚毁的家园,鼓励流民前去开垦荒地。
同时姬清山命各部开始为来年的灭国之战做准备,让工部派人前往京口、芜湖负责建造云梯等攻城器械。
命三公主和诸将士前往庐州训练大军。
命各部在征调民夫时候,避免出现耕种荒废的局面,同时降低民夫的死亡率。
姬清山为民夫惨状而痛惜,他亲自与相关的臣子们共同研究对策,如何避免过度征发徭役,尽可能不影响农田荒废导致粮荒,不至于使民皆疲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