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歌影山河> 第90章 杨晔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0章 杨晔(1 / 2)

然而攻打剑阁,光靠将士们的勇气和信念是远远不够的。

在休息数日之后,大周军队再度连续猛剑门关,依然无法攻破这座雄关。

15万大军进攻2万蜀军镇守的剑阁,已经是持续攻打1个多月依然无果。

眼见伤亡过大,周军统帅姬清影不得不再度下令停止进攻,并命全军后撤休息,试图造成周军疲弱撤退的假象,引诱蜀军出关。

然而蜀军牢牢坚守剑阁不出,并不为此所动。

“难道这剑阁,当真是无法攻克?”

三公主感到非常沮丧,周军持续攻打关隘伤亡巨大,已经超过当年强攻京口付出的伤亡了,但剑阁城关依然屹立在那。

与此同时,每日消耗的粮食装备物资,也非常巨大。动用大量民夫需经山路将物资从汉中运往剑阁前线,难以支持长期围攻剑阁。

姬清影这才体会到当年钟会率领10万魏军始终被姜维的3万蜀军挡在剑阁外,始终无法攻入。

以目前的形势,即便再强攻1个月,恐怕除了徒增伤亡也难以拿下剑阁,而且物资消耗恐难以维继。别说若是此时北邙大军南下,即便没有邙军来袭,周军也只能撤回汉中。

姬清影时刻在关注着来自北方的动向,她一直深怕北邙大军趁机再度南下。

此时大周在北方边境的防御力量比当年诸国联合进攻时候更为薄弱。曾经的精锐边防部队几乎损失殆尽,后面补充的多是新兵为主,战斗力较弱。当年装备精良的守军都被突儿利打的全军覆没,如今的守军又能抵挡多久,能为前线的主力争取多少时间。

如果她是突儿利,必然会趁此机会率军南下,无论是攻打关中还是冀州都会比之前更为容易。虽然北邙此前遭遇重创,但并非没有一战之力,突儿利的漠北骑兵主力依然在,战斗力并不逊于那北邙皇帝的禁军。而即便是在幽州的邙军主力,经过一两年的休整补充,实力应该也得到一定的恢复。

此时的她已经在考虑是否准备放弃攻打剑阁,她无法承担再来一次诸国联手攻打大周所造成的惨重代价。

指挥蜀军镇守剑阁的乃是蜀国宗室益州侯司马恪,是当今蜀王司马晟的叔叔,领兵多年,经验丰富。

自从蜀国丢失汉中之后,就由一直由司马恪镇守剑阁,保卫蜀地。

在司马恪率领下,剑阁防御工事重新加固,并且一直保持训练,有精兵防守,守军将士皆众志成城,周军即便不惜代价强攻,都无法找到可乘之机。

军师杨晔见自己强攻计划遭遇挫折,致使大军停滞不前,又伤亡惨重,也是非常懊悔,亲自拜见三公主,向公主磕头谢罪。

“公主殿下,是微臣的失责,没有考虑到蜀军防守竟然如此之顽强。但微臣听闻司马恪和他的副将赵错关系并不和,赵错乃是蜀王司马晟身边亲信将领,派他当剑阁副将,辅助司马恪,实际上是蜀王为了监视提防他这个掌握重兵的叔叔。”

杨晔说道:“司马恪驻守剑阁10多年,经验丰富,也德高望重,剑阁守军将士们皆是其部下,跟随其驻守剑门关多年,也都愿意拼死为其效命。”

“这么看,如果我们想要拿下剑阁,就必须先要把这位益州侯司马恪替换掉了。”

姬清影沉思道,益州侯,在这蜀地,可想而知是一个无可再封的爵位。

这位益州侯司马恪看起来位极人臣,地位极为尊贵,但在蜀王眼里,无疑是不可不防的威胁。

“有什么办法能让蜀王调离司马恪?”公主问道。

杨晔摇了摇蒲扇,微笑道:“益州侯,德高望重,领兵作战经验也丰富。但此前蜀王司马晟派10万大军进攻汉中,攻打阳平关时,却未派他这位最能带兵打仗的王叔来领兵。可想而知,无疑还是心存芥蒂,深怕他这位叔父功高盖主,拿下汉中后,声势更大,对他王位造成威胁。”

“公主殿下,既然他们君臣早已有间隙,微臣不仅可以替换掉这位益州侯,更能让蜀王亲自帮我们除掉这一最大的威胁。”

“哦,军师可有什么良策?”

“公主殿下,我军可暂且休整,不用强行攻打剑阁,可命士兵继续操练如何攻关,同时也可让蜀王司马晟认为蜀军已经占据优势。臣已经派人化为平民潜入成都,散布益州侯司马恪与周军对峙,意图拥兵自重的消息。”

“司马恪位高权重,又深得民心,蜀王身边的亲信也早已对他不满,视为威胁。臣将再派人重贿司马晟身边的亲信近臣,进一步离间其君臣关系。司马晟必然会忧心忡忡,或命司马恪主动出击,倘若司马恪违背军令,那只会让蜀王更加担心其有不臣之心。倘若司马恪出关进攻,那正好,我军可在关外与其对战。”

“倘若司马恪违令,则蜀王和身边亲信们势必更为担心,那就有好戏看了。”

“好!”

三公主拍手大赞道,“就不知道蜀王到底会不会那么傻,斩断自己的臂膀,。”

“自古临阵换将乃至杀大将者,数不胜数。尤其是君王除掉最为依赖的将领功臣,太正常不过了,毕竟威胁到自己的帝位。没有一个君王会认为自己必须依赖谁,一旦有这样情况,那君王早就被受制于人。”

杨晔抬头望向公主道:“但也只有那些愚忠者会被君王除掉。”

杨晔又叹口气道:“事实就是这么奇怪,真正忠君者,反被君王除掉,而真的有不臣之心,早就起兵反抗了,或者夺权了。”

公主沉思良久,慢悠悠地说道:“想要拿下蜀国,就必须攻破这剑阁,要想攻破剑阁,就需要先解决掉这剑阁守将益州侯司马恪。那就依军师所言,如果能让蜀王除去司马恪,剑阁蜀军必然士气大落,军心不稳。”

杨晔道:“公主殿下,臣听闻剑阁副将赵错,谨慎多疑,对待将士也颇为刻薄,与守军将士关系并不融洽。只要能除去司马恪,我军拿下剑阁就大有希望。”

没多久,蜀国国都成都便传出,益州侯司马恪拥兵自重,企图借与周军对峙而长期掌控军队的各种消息。

而蜀军也在剑阁击退周军的大举进攻,但两军陷入僵持阶段,周军没有再度发起进攻,剑阁守将司马恪也同样按兵不动,也没有主动出击。

这令蜀王司马晟心中大为不安,他这位王叔,在军中素有威望,在益州也是声誉卓著,又是自己长辈,司马家祖上内讧历史,他也是十分清楚。

对这位让自己心生忌惮的王叔,封到益州侯,已经无法再封,除非……

“既然周军连遭败绩,益州侯为何不主动出关击退周军?”

蜀王司马晟询问左右。

蜀王左右已被杨晔派出的说客重金游说。

杨晔派出的说客按照吩咐好的说辞,向蜀王身边的近臣,献上重金说道:“我大周镇国公主已经与益州侯达成协议,愿止戈言和,益州侯也已同意两国恢复和平,作为交换,公主愿助益州侯在朝中获得大权。但蜀国需向我大周称臣并定期纳贡,并请蜀王和王后一同来洛京,朝觐我大周皇帝陛下,来维护两国来之不易的和平。”

说客对蜀王近臣说道:“恐蜀王难以接受,故而镇国公主和益州侯商议,以重金联系诸位蜀王近臣,希望诸公为蜀国百姓和益州安危着想,劝说蜀王任命益州侯治理蜀国朝政,同时能劝说蜀王和王后能亲赴洛京以示友好。”

蜀王左右近侍纷纷上奏蜀王说:“近日成都城内传出,益州侯拥兵自重,企图与大周公主私下媾和的消息。”

“臣等听闻,那周军统帅镇国公主说,在蜀国之内,唯一忧虑的就是益州侯,要是益州侯当蜀王,她必然不敢进犯蜀国。”

“是啊,大王,臣听闻,大周公主说要请其皇兄大周天子册封益州侯为蜀王!”

蜀王司马晟大怒:“什么!大周公主竟然如此无视本王!孤才是蜀王啊!”

“启禀我王,大周公主不仅无视我王,私底下更是与益州侯似乎达成某种协议。”

“大王,益州侯与大周统帅如今两军休战,互不开打,不像是对手,更像是真的达成了什么默契一般。”

蜀王急问:“达成默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