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部侍郎徐直一进来便跪拜叩首,言辞非常诚恳。
“陛下,此次公主大军伐蜀,征调了汉中、陇西20万民夫,此前汉中遭攻击,汉中百姓就被大量征调。此战我军在剑阁受阻2个多月,伤亡巨大,后大军入蜀,从汉中通过山道运送大量物资,不仅民夫伤亡巨大,也致使汉中陇西之地皆疲,当地羌族氐人也多有怨言。此前关中冀州一带一直未能恢复,乡野之间,荒地废宅遍布。陛下,如果再兴大军征伐,我大周百姓难以承受啊。”
姬清山颇为恼火,如今自己已灭梁蜀两国,距离天下一统也只剩下南汉和北邙,南汉孱弱不足挂齿,也就是北邙还有一战之力。但一统天下已经近在咫尺,岂能就此收手?
“徐直!枉朕对你一向委以重任!你竟然不为你的君王考虑?如今天下一统将近,如何能罢兵?国库紧张?不是占领了梁国蜀国吗,江南、益州都是富庶之地,梁国蜀国的那些宫室财物都可以拿来。眼看这大好河山就将重新收复,岂能就此止戈?”
姬清山看向徐直,也知其是忠臣,是能臣,是能为大周,为江山社稷,为黎民百姓考虑的。
“只要能灭掉北邙和南汉,这天下就太平了,到时候再无战争,百姓才能安居乐业啊。徐爱卿,如果不能真正实现天下统一,迟早还得要陷入征战。那北邙铁骑还会再来攻入关中、河北之地的啊!当年关中饿死者众多,这样的惨状难道还要再现吗?”
徐直跪在地上痛哭流涕道:“陛下,臣担心的还不只是这些,臣更为陛下您的社稷担忧。连续大战,国库空虚,百姓疲惫,而那些功勋将领得到大量封赏,权势滔天,将成为大周不可忽视的力量。尤其是镇国公主,在军中极有威望,已经成为勋贵们的领袖,臣希望陛下止兵,不只是为了让百姓让我大周上下得到休养生息,同时也是希望以此能阻止勋贵们的势力进一步做大。”
徐直也同样看到围绕镇国公主身边,一大群功勋将领们聚集,他们有的是平民、寒门出身的将领,有的还出身于豪门世家大族。
由于陛下自登基以来一直打压豪门世家大族,大量启用以徐直为首的出身普通的寒门士子,因此也一直导致豪门大族的不满。
那些豪门权贵纷纷将子弟送入公主的亲卫队,也想借战功获得东山再起的机会。而公主在南征北战之中也在拉拢那些豪门世家,已经成为朝野不可忽视的力量。
这些都让徐直他们深感不安,如今朝堂之上,除了外戚陈家兄弟之外,礼部尚书李承继虽然是李太妃的长兄,但李承继偏向于他们这些寒门士子,而不屑于那些豪门权贵。而朝廷上那些中坚位置的官员也大都是受天子提拔的那些寒门士子和儒生,这才有了最初10年的桓武之治,盛世气象。
但随着征伐天下开始,镇国公主将功勋将领和豪门世家凝聚在身边,已经让徐直为首的寒门出身的文臣们感到不安。
相比礼部尚书李承继和户部尚书田无恤这些老臣们看到镇国公主有不臣之心,意图夺取帝位。徐直看到的是功勋将领和豪门世家试图重新掌握朝政的野心和企图。
姬清山也意识到随着勋贵集团的出现,确实在改变朝堂的格局。
公主手下的左将军齐墨非,是寒门出身的功勋将领,娶了出身江南名门望族的陆氏为妻,是新兴勋贵集团的代表人物。
右将军杨昭,则是百年豪门大族洛川杨氏的嫡长子,杨家是当年诞生过圣德皇后杨月思的大周顶级豪门世家大族,圣德皇后曾一度称帝,杨家族长被封为洛国公,后更被封为洛川王。
当年太宗神武帝为拉拢豪门世家大族的支持,册封出身洛川杨氏的杨月思为后,不惜废了原皇后,更是杀了逼宫失败的废太子,由此可见,豪门世家在大周的势力有多庞大。
以杨氏为首的豪门大族在当时更是权倾朝野,后又身为文帝外戚身份,一直作为天下豪门领袖身份,执掌朝政。
还有征东将军韩改之来自颍川望族韩氏,其父韩望海是名满天下的大儒。颍川韩氏乃是出过数位大儒之家,不仅是世家大族,也为天下读书人所敬仰。
公主身边亲卫队统领陈柄是大将军陈如岳次子,陈皇后的侄子,乃是朔方陈家年轻一辈的佼佼者。
贴身侍卫姜如约又是出自豪门世家临淄姜氏,是礼部侍郎姜拙的嫡长子,姜太妃的侄子。
整个公主亲卫队成员也大多来自京师和大周各地的豪门世家子弟。
姬清山的父皇昭帝之所以大力提拔来自朔方的陈家,也是为了抑制以洛川杨氏为首的豪门世家大族。
等到姬清山登基后,洛川杨氏的势力已经被排挤出朝廷。
而在姬清山执政期间,打压豪门世家大族,大力扶持文人士大夫,寒门士子。除了陈家,虽然身为外戚地位依然显赫,但朝中实际权力其实都在被他一手提拔的各部身处中坚职位的官员们。
虽然现在朝廷上那些注重礼教的清流,文人士族居多,有时候和自己也会有不少分歧,但至少他们也都是站在自己这边,为大周社稷考虑。
而那些豪门世家大族,则都是为自己的家族利益,不仅向下挤压黎民百姓生计,向上又在不断侵蚀帝室和朝廷的权力。在豪门世家眼里,谁当皇帝都无所谓,最重要的是保住他们的利益,这也是姬清山两世为帝最不能容忍的地方。
他决不允许帝室权力遭窥伺,更不能受制于豪门大族。哪怕是外戚陈家,虽然朔国公陈如海贵为左相,但很明显曾经作为天子还当太子时的幕僚,如今的右相兼吏部尚书陆诚,不仅实际权力更大,也更得天子宠信。
但这些豪门世家大族显然也并不甘心,试图和三公主联手,纷纷将子弟送入军中,以及公主的亲卫队。试图借助战功,跻身勋贵集团,又能与勋贵们合流。这就不得不让姬清山也担心,会导致朝廷各势力的平衡发生变化。
前世姬清山就因为打压豪门世家势力,致使豪门倒向三公主,而他又因为大兴土木,荒淫无道,屡屡残杀朝中那些忠臣直臣,那些忠于社稷的文臣士大夫,又导致他们对自己失望远离。
这一世,他吸取教训,提拔重用大量出身寒门的士人,但抑制豪门世家的势力,始终是他执政的重要方针。
“朕为天子,岂能允许这些世家大族来与帝室共天下!”
“我大周不是前朝晋室!”
姬清山猛的拍了案几。
“徐爱卿,你能看到这点,朕非常欣慰。你周围的那些文臣们又是如何看待的。”
徐直含泪说道:“陛下,臣和几位同僚都对此忧心忡忡,我等皆是受陛下圣恩,不看出身,破格提拔才有今日。臣等皆愿为陛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有这样的臣子,身为帝王的姬清山心中也非常感动。
但是一统天下是他心心念念的大业,如今已经快要实现,岂能就此停滞不前。
不过,也确实,冯才陆诚他们说得对,是该要震慑敲打下三公主了,如果真的迫不得已的程度,那他也不得不……
“徐爱卿,你可知一统天下是朕一直以来的梦想,是开创我大周近百年基业的太祖太宗未竟之事业,是历代先帝孜孜不倦为之奋斗的目标。更是全天下百姓期盼,终结这自永嘉之乱以来,两百多年来的乱世。”
“朕不能放弃,也希望你们这些臣子为朕,也为天下一统而考虑,灭了北邙和南汉,这天下才会真正实现太平!”
“你们说的,朕也会注意的,你们放心!朕自登基以来,就大力提拔你们这些出身寒门的文人,压制那些豪强权贵们,无论他们何等身份,在朕的朝堂之上,是决不会出现什么“王与马,共天下”的场景,朕也绝不会让豪门世家重掌朝政,欺压寒士和黎民百姓的!”
姬清山走向一直跪在地上的徐直,亲自将他扶起,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
“徐爱卿,朕知道你的难处,这些年是你们一直在帮朕,完成这天下一统的大业,不仅是前线那些将领们的功劳,你们也同样功勋卓著,这天下一统,也有你们的功劳!爱卿,再帮朕一把!实现一统天下,实现太平盛世!”
徐直含泪点头道:“臣必不辱陛下使命!”
所谓士为知己者死。陛下如此待他,徐直心中早已立誓愿为天子奉献自己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