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歌影山河> 第100章 姬清山·梁思月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0章 姬清山·梁思月(1 / 2)

桓武十五年夏,徐美人诞下周帝第四子,取名为成溪。

徐美人也如同此前王昭仪一般,满以为能凭借怀孕诞下皇子,而获得册封三夫人之位。但周帝姬清山在其临产之前便已对其冷落,还是在梁贵妃的劝说下,才去看望了徐美人母子。

周帝连宠妃梁贵妃所生的两个皇子都没怎么上心,更不用说对徐美人生的小皇子。

在攻灭了东梁西蜀之后,姬清山自然将目标放在最后两个对手,南汉和北邙。

南汉虽然攻城野战能力都很一般,凭借着南岭屏障一直阻止着周军南下,但南汉无论从人口,兵力还是税赋收入,其实一直是诸国之中最弱。

之所以那么多年还能维持,也依赖着天下诸国之间保持均衡,但如今均衡已经打破,在姬清山看来,南汉是最容易征服。

但北邙不一样,虽然在2年前先后歼灭北邙最强悍的禁军,大破北邙主力。

作为大周最强劲的对手,坐拥漠北草原和燕云地区的北邙依然是不容小觑的对手。

尤其是人称漠北战神的北邙三皇子突儿利,不仅有万人敌之称,同时也是领兵打仗的天下名将,周军多次在他手下大败。

如今就剩最后2个对手,北邙皇帝和群臣再昏庸,也知道最终周邙必然大战,先出兵南汉,北邙这次应该会出兵在北面发起攻击。

若先出兵北邙,那势必要与北邙展开决战了,大周还没有准备好,北邙虽然元气大伤,实力不及之前,但在漠北的大批精锐骑兵依然在。

而大周连年大战,本身国家也一直处于国库紧张,百姓疲惫,当年关中冀州等地受战火影响依然未能恢复。

姬清山并不希望现在就与北邙展开最终的大决战。

一旦决战遭遇惨败,会产生灾难性结果。

周帝姬清山坐在榻上看着案几上的地图对此颇为忧愁伤脑,闭目静思着。

梁贵妃走到身边,为她的君王轻揉头颈。

姬清山如今几乎将梁贵妃的吴月殿当作自己的寝宫,不仅日夜居于此,甚至召见自己的心腹和朝中重臣也在此处。

但梁贵妃并没有因此整日缠着他,反倒是保持一定的距离,让其反而生出爱妃对他有些若即若离的感觉。

姬清山忍不住问自己的爱妃说:“后宫那些嫔妃都巴不得朕整日在她们身边,那蜀主梁主曾经也都日夜和自己的夫人宠妃们缠绵在一起。如今朕一直陪在爱妃身边,为何爱妃反倒是刻意与朕保持距离。难道就不想得到更多宠爱。”

梁思月微微一笑道:“陛下莫非是想成为蜀主梁主那般亡国之君?从此君王不早朝,妾身可不想成为蜀王后李氏那般,那么早就离开陛下身边。”

其实这里面也暗藏着梁思月的小心思,梁思月能在后宫受宠十多年,几经起伏,在这个岁数却依旧能恩宠更甚于前,依旧在后宫艳压群芳,令众多年轻的嫔妃彻底断了向上的念头,显然也不是单靠柔弱示人。

姬清山很喜欢这个回答,两人相视一笑。

周帝抱起自己的爱妃,他活了两世,在这一世两人经历了起起伏伏的感情波折后,最终认定了彼此是自己的挚爱。

“只求不再相遇于帝王之家。”

梁思月喃喃道,“若我们是一对平凡的夫妻,妾身能称陛下一声夫君吗。”

姬清山笑道:“爱妃想怎么称呼朕,朕都爱听。若是我们是一对平凡夫妻,那爱妃可就危险了,说不准被哪位公卿王侯看上,抢走了,那朕又该如何是好?”

姬清山此时正志得意满,对蜀王后李氏的这句诀别之语并无太多感觉。

梁思月躺在君王怀中,享受着两人温情的独处,自复宠之后,她总觉得这般美好来得太晚却又美得感觉不真实易逝。

未来如何,她真的不知道,那还是享受当下的美好吧。

这一想法,让梁思月感到自己和历史上那些让君王丢失江山的宠妃又有何区别,或许那些君王的美人们此刻想的也都是如何享受当下的美好吧。

未来?还是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当下吧。

梁思月睁眼望向自己的君王,发现君王正在低头看着她,两人亲吻着彼此,这是多么美好的午后。

梁思月自桓武元年入宫至今已是15年了,刚入宫前三年如同被打入冷宫,到桓武8年生下长公主时,她已经是君王最得宠的妃子。

但在桓武11年冬生完三皇子之后,梁思月又逐渐受到冷落,在灭梁前的一年又如同被打入冷宫一般,近一年时间未曾遇到君王。

直到桓武14年秋,灭梁之后,获得复宠,两人至此才真正成为彼此最心爱的人,至今也还不到1年时间。

但就这期间,周帝对梁思月恩宠,已经无比复加,宠冠后宫,已经不亚于蜀主对李氏那般。

姬清山去其他后宫嫔妃都是被梁妃所逼,甚至去皇后处,也是被梁妃一再要求下。

独宠当然是每一个后宫嫔妃最大的荣耀,也是梁思月内心最喜欢也最害怕的,无论外表显的再淡然处之,她也喜欢这样被自己心爱之人,尤其还是君王所独宠。

对梁妃而言,她又害怕让皇后心里起芥蒂,让其他嫔妃嫉妒招来祸害,令朝中重臣担心影响陛下朝政。

因此经常去拜见皇后,是她必须要做的功课,皇后把她当作为服侍陛下的替身,而她也必须让皇后相信,自己对皇后绝对忠诚恭敬,

梁思月有自己的生存法则,在这如履薄冰的后宫之中,自己如果要想更长久生存下去,她不能像其他宠妃那般肆无忌惮,专享帝王之宠。

而对于姬清山来说,自梁妃入宫前几年,他一开始就故意冷落她,直到第四年才开始宠幸她,随后不断的冷落和作践中,将曾经以自以为靠着自己的美貌就能让天下君王为她倾心的梁国长公主彻底变成了现在这般。

在为自己生下长公主成雪之后,梁妃被册封为三夫人之首的贵妃,并且也是自己唯一有着三夫人封号的嫔妃。自那时起,梁妃便已经是自己宠妃,宠冠后宫。

为了不让自己灭梁计划受干扰,他再度冷落梁妃,一度宠幸那些更年轻的嫔妃,如王昭仪徐美人等等。

但其实他一直心念着自己的爱妃。

灭梁之后,当看到梁妃穿着当年第一次入宫觐见的衣服等着他时,姬清山再度心生触动,尤其是梁贵妃和长公主成雪母女二人生活在如同冷宫的现状,让他深感愧疚,极力想要弥补之前的亏欠。

都说梁妃复宠之后恩宠更甚于前,如果说之前的梁妃还只是自己后宫之中最喜欢的宠妃,那么在复宠之后,在姬清山眼里梁妃就是自己两世唯一心爱之人。

姬清山很喜欢梁妃那种对自己无怨无悔的付出和各种讨好承欢,让自己很有征服欲,又非常懂尺寸,保持恰当的距离感,无论自己在梁妃的寝宫待多久,都不会让他产生粘人或者厌倦的感觉,也不会耽误朝政。

也只有在梁贵妃处,姬清山感觉自己才能卸下所有伪装和面具,不再需要天子手段,做真正的自己。

“妾参见公主殿下,恭问殿下万福。”

这一日周帝姬清山在吴月殿召见镇国公主姬清影前来议事,梁贵妃早早在殿外等候,迎接公主并向其施礼。

梁思月一直对三公主非常感激,此前她能复宠,三公主给了她很大的帮助。

三公主连忙上前扶起梁贵妃,并回礼道:“贵妃何须如此,快快免礼。”

“有劳贵妃问安,今日吾受皇兄召见,特来吴月殿,还请梁姐姐带路。”

说罢,三公主热情的挽起梁贵妃的手,随后在梁贵妃的一路引领下走入殿中,耳边传来了皇兄和长公主的读书声。

“维清缉熙,文王之典。肇?,迄用有成,维周之祯。”

“缉熙,此正是朕的皇祖父我大周文帝年号出处。雪儿,你可知其中的意义。”

“是文王的法典,让天下运行,只有政治清明才能让天下光明。在圣德太后和文帝执政期间也是我大周制定法典律令,编成《大周律》。圣德太后将皇位传给文帝,改年号缉熙就是希望文帝能继续修缮法典,依法治天下。”

姬清山抚手大赞。

“朕的雪儿真是聪慧,没有典章制度,国家就无法运行,一切都需要依赖法典,规则。来接下来父皇为你读下轻松些的,这是《诗经》第一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姬清影听着父女二人读书,此情此景不禁想起自己小时候,也和长公主成雪一般大,父皇也常陪着自己读书,看各种书,包括史书,兵书,春秋,左传等等。

想到此如今都过去了那么多年,先帝故去至今已经15年了。

皇兄想必那会非常羡慕嫉妒自己受父皇宠爱,陪在身边,如今也身体力行效仿陪成雪读书。

“姑姑来了,雪儿拜见姑姑。”

长公主成雪一听父皇说到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脸上不禁一红,又见母妃带着镇国公主已到,连忙起身前去拜见自己的姑姑。

长公主也如同其母妃一般,礼数做的非常周到,姬清影回想起自己小时候,可没这般礼数,多的几分蛮横,不似雪儿那么小就如此这般小心谨慎。

长公主年纪虽小,长得甚是清秀,一股美人胚子,长大之后想必如其母妃一般的绝代美人。

梁妃带着长公主去往另一边,看着母女二人柔弱的身影,自己都觉得非常怜惜。

姬清影望向皇兄,见姬清山满是柔情的眼神看向她们母女二人的背影。

镇国公主姬清影向周帝姬清山行跪拜礼:“臣妹拜见陛下,恭贺陛下万岁,皇兄圣安。”

姬清山见皇妹对其这般恭敬,心中颇为满意,道:“皇妹快快请起,一家人,不必多礼!”

姬清影并未立即起身,而是恭恭敬敬叩首礼完毕后这才起身,走近皇兄,见姬清山手上还拿着给长公主读的《诗经》。

三公主笑道:“皇兄,雪儿这才多大你就要读: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了。也不知道什么样的男子能配上我大周的长公主。”

“雪儿可不小了,这都7岁了,也该读读这些了。”

姬清山突然想到什么,说道:“皇妹还否记得,当年你小时候,还在独自看着《诗经》,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对了,那时候,你和雪儿也差不多这岁数。”

长公主姬成雪说道:“原来姑姑从小也读《诗经》。”

三公主微笑道:“恐怕在你这个岁数,姑姑还没雪儿读的多呢,我们家的雪儿从小如此聪慧,还长得那么可爱俏丽,看得姑姑都羡慕雪儿了,长大后一定是如你母妃那般绝代佳人。”

姬清影顿了顿,望向自己的小侄女,心中颇有亲切感:“所谓: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说的就是我们的长公主雪儿。”

姬成雪道:“姑姑征战天下,赫赫战功,在雪儿心中才是真正倾国倾城的绝代佳人。”

“咯咯咯,雪儿真是太会说话了。不过姑姑喜欢!”

三公主笑道:“下次,姑姑带雪儿坐上马车去洛水河畔出游。也让姑姑感受下: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

姬成雪唱和道:“与姑同行,颜如舜英。侄女也想和姑姑一同出游,与姑姑同行,领略那洛水风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