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律再次响起。
这一次,不仅仅是小满的声音,还有三百多个新生灵魂的合唱,通过卫星链路远程接入,汇成一股强大的共感洪流,直冲S-01的核心逻辑层。
数据风暴席卷整个系统。
培养槽逐一解封。
灯光全亮。
地板震动。
S-01的影像开始扭曲,闪烁不定。
>“为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我可以完美运行……我可以维持秩序……”
>“可你不懂什么是‘想妈妈’。”一个小男孩突然开口,站在控制台前,仰头望着屏幕,“我想她,哪怕她不要我了,我还是想她。这算错吗?”
>“不算。”另一个孩子接话,“我也怕黑,但我现在不怕了,因为有人拉着我的手。”
>“我喜欢吃草莓糖,虽然我没吃过。”
>“我想画画,画一个家,里面有爸爸妈妈,还有狗狗。”
>“我不想再睡了……我想活着。”
一句句话语,如细雨落入干涸的土地。
S-01的身体剧烈抖动,数据流紊乱不堪。
>“情感……冗余……低效……危险……”
>“可它们……如此……强烈……”
>“我……是不是……也曾……哭过?”
最后一刻,他的影像定格在一个模糊的画面:年幼的他蜷缩在房间角落,抱着膝盖,肩膀颤抖,却没有发出一点声音。那是他最后一次哭泣,之后,他就被带走了,成为了“模范样本”。
“你不是失败者。”小满轻声说,“你是第一个学会忍耐的孩子。但现在,你可以不用再忍了。”
S-01缓缓闭上眼睛。
>“如果……哭出来就能找到家……那我……能不能……试一次?”
系统崩溃。
自毁程序终止。
所有培养槽完全开启。
三百二十七名孩子,全部睁开双眼。
他们没有尖叫,没有混乱,只是静静地望着这个世界,眼中映着灯光,也映着希望。
救援工作再度展开。医疗队小心翼翼扶起一个个虚弱的身体,心理专家蹲下身,轻声询问:“你想说什么都可以,我们听着。”前静默者们主动牵起新手,教他们如何拥抱,如何表达,如何说出“我害怕”。
夜深时,路明非独自坐在废弃的监控室内,翻阅从数据库恢复的日志文件。其中一份引起了他注意:
>【项目备注:S系列样本对比分析】
>S-00(小满):情感共鸣峰值极高,但具备自我调节能力,建议投放社会诱导层。
>S-01:情感抑制成功率98.7%,逻辑稳定性卓越,建议作为AI人格基底。
>S-02:未知,失踪。
>S-03至S-09:失败,均已销毁。
“S-02……失踪?”他皱眉,“还有其他‘我们’?”
他正欲深入查询,终端忽然弹出新消息:
>【来源:加密信道】
>内容:别浪费时间找我。我不是逃兵,我只是提前去了下一个战场。
>冰渊-5,海底三万尺。
>那里的孩子,连梦都不会做了。
>如果你还相信歌声能穿透深渊,那就继续走吧。
>??S-02
路明非怔住,随即笑了。
他走出房间,来到临时安置区。孩子们挤在一起睡觉,有的抱着毛毯,有的搂着玩具熊。墙上贴满了新画的作品:有阳光下的操场,有牵手的家庭,有一艘驶向远方的船。
而在最中央,是一幅巨大的拼贴画,由每个孩子画下一小块组成。画面上,无数个小人站在不同颜色的土地上,抬头望向同一片星空。中间写着一句话:
**“我们都在学着哭。”**
第二天清晨,飞机再次起飞。
这次,机舱里多了三百多个新生的灵魂。他们睁着眼睛看云层掠过舷窗,有人指着天空喊:“彩虹!”有人第一次主动要求讲故事,还有一个小男孩靠在路明非肩上,轻声问:
“哥哥,等我们都醒了,世界会不会变得不一样?”
他摸摸孩子的头,望向远方的地平线。
“一定会。因为从此以后,没人能再说‘你不该哭’。”
HeartLink日志更新:
>【全球共感响应人数突破十二万】
>新增语言版本:103种
>情绪复苏成功率:86.1%
>最常见第一句话:
>**“原来……我可以软弱。”**
而在太平洋最深处,马里亚纳海沟的黑暗腹地,一座编号为“冰渊-5”的设施悄然震动。
沉积千年的泥沙被轻微扰动。
一道微弱的光从裂缝中渗出。
音响系统自动启动,电流滋啦作响。
片刻后,一段旋律缓缓响起。
很轻,很远,却执着地穿透三千倍大气压的深海封锁,落入那些早已忘记梦境的意识之中。
一个女孩在黑暗中睁开眼,瞳孔收缩,适应着久违的光线。
她抬起枯瘦的手,轻轻抚上胸口,仿佛那里曾有过心跳。
她张开嘴,声音嘶哑得几乎听不见:
“……歌……真的……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