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初,花城又下了几场雨。
有时雨下得痛痛快快,仿佛倾尽了一生的积攒;
有时又下得扭扭捏捏,仿佛在幽怨的唉声叹气,淅淅沥沥,仿佛要把满腔的愁绪都叹出去。
不下雨时,太阳就起得早,争分夺秒的巡视领地,一大早就在烘烤着大地。
老天爷阴晴不定,菜场是受罪的,蔬菜人也是受罪的。
陈家志却没有听到多少抱怨,底下人都在砥砺前进,生产紧锣密鼓,市场销售有条不紊。
他能感受到整个公司都在积蓄能量。
早上8点,太阳的聒噪引发了蝉虫的不满,叽叽喳喳地吵作一团。
陈家志洗漱完时,彭国真和陈少昌已经在外吃完早点回来,同时也给他和李秀带了一份。
陈家志拿了两包子吃,就准备出门,还不忘提醒道:
“妈,李秀,记得收拾东西哈,明天就出发去昆明。”
彭国真这时反倒不舍了,“要不我在花城再多呆个把月吧,等小龙小虎放暑假了再过去。
“别,小龙小虎不是说了么,让你别担心他们,他们自己搞得定,家离学校也近,我也会经常回来,同时也会让公司的人帮忙看着,何况小区旁边还天天有我们的配送员经过,出不了事,你就安心的出去玩两个月吧。”
“哎,行,你快去上班。”
出了家门,切诺基已经在门口等着了,严聪问道:“老板,今天去哪儿?”
“先去工地上,顺道去沿路的门店看看,回头再去趟南北市场。”
八点过的门店已经快过了早市的高峰期,人流没那么多。
随着出口日本叶菜频遭退货热度的退却,门店的热度也在下降,但也在周边积累了一批回头客,有着较为稳定的利润。
其实陈家志对门店没有太大期待,不亏钱就行。
但时机到了,想不赚钱都不容易,新拿的30家门店也已经在开业筹备中。
车绕着城里开了一路,很快又到了西郊,楼房变得低矮起来,但大货车却多了,车上装着农副产品、家电、五金、建材等各种各样的货物。
如今花城西郊集散了十余个中大型批发市场。
而靠谱鲜生的配送工厂和办公楼就坐落在江南市场南边,旁边就是主干道,从地理位置看,这里进城甚至更近。
买菜方便,配送也方便,价格贵点、面积小点也就无所谓了。
地块也都已平整和打围,只是最近雨水太多,并不好施工。
陈家志抵达时,陈正旭也带着总包方的负责人在现场等着了。
“整个工厂和办公室都会采用砖混结构,内部的设计也以方便蔬菜分拣、加工为核心。”
“办公室在靠河的那一侧,与河道之间是市政的绿化。”
“另外,因为预算很充足,还设计了食堂、一栋员工宿舍等建筑。”
工地总面积3000多个平方,大约5亩地,一会儿就看完了,总包方的负责人计和安这时又指着东边一块地。
“如果后续有扩张需要,陈总未来还可以把旁边一块正在整理的工业用地拿下来。”
“回头我问问。”
这里位置很好,陈家志也想把办公区弄大点。
“厂区什么时候能投入使用?”
“年底肯定可以。”
“好,弄好点,下次才好继续合作。”
“一定,陈总要有不满意的地方,随时提,我立马改!”
计怀安少有遇到预算这么充足的客户,自然是想能有更多的合作机会。
此时工地已是热辣滚烫。
陈家志简单巡视了会儿,就又前往南北水果市场的档口,他把陈正旭喊上了一起。
“配送中心买房的员工多么?”
陈正旭年初就在花城买了房,笑道:“想买房的人很多,但有那个实力的人不多。
配送员天天在城里跑,他们比菜工更清楚城市的发展变化,所以很多人都相信老板你那一套分析。
钱够的人都准备在今年买,其他人现在也有了更清晰的奋斗目标,就是要在花城安家落户!”
陈家志颔首笑道:“很好,如此整个公司都人心可用,看来,我要早点准备基地选址了。”
陈正旭问:“老板,有意向地点了吗?”
陈家志摇了摇头,“还没,挺难选的,还好还有半年时间可以思考。”
切诺基在南北市场停下,陈家志下了车,隔着一段距离,他就注意到了113号档面前摆放着的榴莲。
“哟呵,啥时候有榴莲回来了?”
“老板,是今天早上才到的,薛总这会儿应该已经给你送办公室去了。”有一名人高马大的店员说道。
“哪里进口的?”
“泰国,这是泰国的金枕榴莲。”
“卖多少钱一斤?”
“目前定价120元/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