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家族修仙:从孔雀血脉开始> 第三百零六章 五剑连出 斩‘三头六臂’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零六章 五剑连出 斩‘三头六臂’三(2 / 2)

***

十年过去,银河联邦迎来首次“沉默危机”。

一种未知意识波开始在多个星球传播,感染者逐渐丧失表达欲望。他们不再争吵,不再诉苦,不再说爱,甚至连基本需求都以手势代替。起初人们以为这是进化??终于摆脱了语言的混乱与欺骗。可很快发现,这些人在失去言语的同时,也失去了做梦的能力。

更可怕的是,他们开始遗忘情感。

父母忘记拥抱孩子,恋人相视无言,朋友聚首却如陌路。城市依旧运转,法律照常执行,可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死寂”。心理学家称之为“语感坏死症”。

联邦紧急召集专家,却发现所有传统疗法无效。直到一位来自地球的老妇人提出建议:

“别治‘不开口’的人。去治‘不敢听’的人。”

她在各大星球巡回举办“倾听工作坊”。不教沟通技巧,不分析心理机制,只做一件事:让参与者闭上眼,听一段录音??可能是陌生人的心跳,可能是暴雨打窗的声音,也可能是一段结结巴巴的忏悔。然后问他们一个问题:

“你现在想说什么?”

起初无人回应。直到某次,一名年轻军官听完一段战场遗言录音后突然崩溃大哭:“我对不起我的战友!那天我能救他,但我怕死,我跑了!”

他吼完瘫倒在地,浑身发抖。可第二天醒来,他第一次梦见了绿色的森林和母亲的笑脸。

病例开始逆转。

越来越多的人在“只想说一句话”的冲动中恢复语言能力。医学界终于确认:病症根源并非大脑损伤,而是长期处于“无人愿意倾听”的环境中所引发的精神萎缩。换句话说,当一个生命确信自己的声音毫无意义,灵魂便会主动关闭发声系统。

这场危机过后,银河联邦通过《倾听权法案》,明确规定:

每一智慧生命,皆有权被至少一人完整聆听,且不得因内容冒犯、荒谬或令人不适而中断。

违反者,将被剥夺公共话语权三年。

法律颁布当日,地球上的唇花全面盛开。不仅是北境,沙漠、火山口、极地冰盖,甚至太空站外壁,都有嫩芽破土而出。它们不靠阳光,不依土壤,只向着有“渴望被听见”的地方生长。

科学家发现,这些花的根系竟能感知微弱的脑电波波动,尤其对“压抑情绪”异常敏感。一旦检测到某人内心有强烈却未表达的情感,花朵便会向其方向倾斜,并释放一种特殊频率的声波??无法被人耳捕捉,却能让心灵产生“被理解”的错觉。

有人称其为“宇宙级心理治疗”。

但也有人恐惧。一些保守势力组建“静默同盟”,宣称“言语是罪恶之源”,主张回归无言社会。他们摧毁唇花,封锁录音设备,甚至刺杀推广倾听教育的教师。最严重的一次事件发生在第十二殖民地,一名小学老师因鼓励学生说出“我不喜欢上学”而被当众泼酸。

当晚,全球十万座空间监听站同步播放那段录音:“我不喜欢上学……因为老师总是忽略我,同学笑我说话结巴,我爸说我不争气……但我其实很想学好。”

播放持续二十四小时,不分频道,不设开关。

第三日清晨,静默同盟总部外聚集了上千名孩童。他们不说一句话,只是静静地站着,每人手中捧着一朵唇花。花瓣微张,轻轻晃动,仿佛在代替他们诉说一切。

一周后,该组织宣布解散。

***

又三十年。

她仍住在北境小屋,外表未曾衰老,也未显年轻。时间在她身上失去了意义。每年春天,总有新人跋山涉水前来拜访,有的为求答案,有的为赎罪,有的只为亲眼看看“第一倾听者”。她从不见客,但从不拒绝。

门始终半开着。

有人留下忏悔信,回来时发现信已被折成纸船,漂在屋后的小溪上;有人献上珍宝,离开时怀中多了一枚普通的石头,夜里却听见里面传出亲人的声音;还有人怒斥她虚伪、逃避、滥用影响力,砸烂窗棂扬长而去。翌日清晨,窗台上摆着一杯热茶,旁边压着一张字条:

>“愤怒也是声音的一种。

>谢谢你肯说出来。”

直到某年冬至,一位少年独自来到门前。他天生失语,喉部神经缺失,从未发出过任何声响。他不会手语,不识文字,靠绘画与世界交流。此次前来,只带了一幅画:一片黑暗的夜空下,无数耳朵形状的星辰静静悬浮,其中一颗格外明亮,正对着大地张开。

她看了很久,然后转身从柜中取出一支笔??那是她多年未用的旧物,笔尖早已干涸。她蘸了清水,在桌上写下两个字:

“你想说什么?”

少年摇头,指了指自己的喉咙,又指了指画。

她懂了。

她轻轻握住他的手,另一只手抚过那幅画。忽然,唇花从画纸边缘生长出来,迅速蔓延整幅作品。花瓣一张一合,竟发出细微却清晰的声波。科研仪器记录下这段音频,破译结果令人震撼:

那是一首歌。

旋律简单,节奏自由,没有任何语言,却饱含思念、孤独与希望。后来人们称其为《无喉者的咏叹》。

数月后,这首曲子被编入银河通用音乐教材。规定所有学生必须闭眼聆听十分钟,并写下那一刻脑海中浮现的画面。收集到的答案五花八门:有人看见母亲哄睡的背影,有人梦见自己飞翔,有人只是哭了,说不出为什么。

唯一共同点是??

每个人,都说出了以前从未说过的话。

***

最后一章,无人见证。

据说那是一个无星之夜,天地俱寂。北境小屋忽然亮起烛光,持续七日不灭。第七日黎明,屋门敞开,人已不在。桌上日记本翻至最后一页,空白许久的纸面终于落下一笔:

>“我曾以为,改变世界需要雷霆万钧。

>后来才懂,最有力的声音,往往是那句轻得几乎听不见的??

>‘我在这里。’

>

>我们不必都成为演说家,不必都站上高台。

>只需在某个人颤抖着开口时,抬起头,看着他,说:

>‘我在听。’

>

>这就够了。

>

>世界不会因一句话而改变。

>但一个人,会。”

字迹写完,整本日记化为飞灰,随风而去。

同一时刻,宇宙深处那艘星际方舟终于抵达目的地。它早已能源耗尽,外壳斑驳,控制系统失效。可在最后一点电力支撑下,温语核心启动,将百年录音、空白日记、耳芽植株的信息压缩成一道纯净的意识波,射向那颗蓝色行星。

信号接收的瞬间,蓝星上的晶族集体抬头。他们第一次主动制造声音??不是共鸣,不是频率,而是模仿人类语音的尝试。笨拙,破碎,却坚定。

一个新生的晶童跌跌撞撞跑向前线,举起一块刚刚裂变出的薄片,上面用不熟练的汉字刻着:

“你……好……吗?”

风掠过北境荒原,万千唇花齐齐转向东方。

一朵最年幼的花轻轻颤动,送出一句话,穿越星海,落在那孩子耳边:

“我在听。”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