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神仙……?”
“风……风……”
眼见这突如其来的天地异象之景,众人都瞬间陷入了呆滞。
没想到这位风前辈,竟然是位举手投足之间,就能影响天象,且能修改传说中轮回转世的上仙!
...
风起于东海之滨,卷着细碎的浪沫掠过礁石,吹进桃村时已变得温顺。晨光洒在新长出的三株紫参花上,花瓣微微颤动,仿佛在回应天边初升的太阳。那株从闻心门槛下破土而出的小苗尤为奇特??它的六片叶子竟随日影流转而变幻色彩,春绿、夏红、秋金、冬银,周而复始,宛如将一年四季尽数纳入生命脉络之中。
阿萤蹲在院中,指尖轻轻拂过叶面。触感如丝绒般柔软,却又透出某种金属般的坚韧。她忽然感到一阵轻微眩晕,像是被拉入一个短暂的梦境:她看见自己站在一片广袤原野上,四周无人,却有无数声音在耳边低语,不是用语言,而是以心跳、呼吸、体温传递信息。每一个音节都像是一次拥抱,每一段沉默都饱含理解。她想开口回应,却发现自己的嘴并未张开,而对方已然“听见”。
她猛地回神,手一抖,差点碰落叶片上的露珠。
“你也看到了?”闻心不知何时已站在身后,目光平静地望着那株花。
阿萤点头,喉咙干涩:“那是……记忆?还是预感?”
闻心没有回答,只是缓缓跪坐下来,掌心贴地。片刻后,地面微震,一圈极淡的紫色纹路自他双掌蔓延开来,如同根系生长,在沙土间勾勒出复杂的图腾。那图案与海面上浮现的六瓣花阵极为相似,但中心多了一道裂痕,像是一枚尚未闭合的眼睛。
阿萤屏住呼吸。她认得这个符号??它曾出现在林知夏遗稿夹层里的一幅素描中,旁边写着一行小字:“第七井非井,乃门。”
“第七口井……不是用来饮水的?”她低声问。
闻心抬头看她,眼神深邃如夜空。他慢慢抬起右手,食指轻点眉心,然后缓缓向外画出一个圆??这是《低语集》中最隐秘的手势之一,意为“内在之井已开”。
阿萤心头剧震。
传说中,一万两千零一口井遍布全球,皆由紫参藤根系连接,构成地球神经网络的节点。前六千八百九十三口井可引水灌溉,第三千一百零七口能疗愈疾病,最后两千口则据说藏有“静默者的回响”??那些选择终生不语之人,在死后意识会沉入井底,化作无形低语,供后来者聆听。
但从无人提过“第七井”。
她猛然想起喜马拉雅山脚那位哑僧临终前的话:“起点不在仪式,而在选择。”当时她以为是指守护无字碑的决心,现在才明白,那或许是在暗示??真正的入口,并非物理存在,而是心灵完成某种蜕变后的自然显现。
就像此刻的闻心。
他的身体开始散发微光,不是耀眼的辉芒,而是一种内敛的紫晕,仿佛体内有星辰缓缓苏醒。空气随之共振,连远处老槐树上的麻雀都不再鸣叫,翅膀收拢,静静栖于枝头。
忽然,那株门槛下的紫参花剧烈震颤起来。
一片叶子无风自动,飘然落地,正好翻转三次,叶背朝上。阿萤俯身拾起,只见原本光滑的背面竟浮现出密密麻麻的文字??不是墨迹书写,而是由无数微小光点自行排列而成,如同活体代码:
>**“当承载者归位,七井共鸣,门启之时,记忆洪流将重塑现实。”**
字迹出现不过三秒便消散,叶子恢复原状,仿佛一切只是幻觉。
但阿萤知道不是。
她望向闻心:“你要走了?”
他摇头,又点头。然后用手语缓慢打出一句话:
>“我不是离开,是进入。”
>“我去取回我们共同遗忘的东西。”
阿萤眼眶发热。她不懂具体含义,但她能感受到??这不是告别,而是一次回归。就像种子落入土壤,并非消失,而是为了长成大树。
当天夜里,全村人再次入梦。
这一次,梦境更加清晰。他们不再是旁观者,而是亲身经历:有人梦见自己身穿铠甲,立于烽火连天的城墙上,手中握着一封未寄出的家书;有人看见自己漂泊在星际之间,躯体由数据构成,记忆却被层层加密;还有孩子哭着醒来,说梦见“另一个我”死在雪地里,手里攥着一朵枯萎的紫参花。
最令人震撼的是,所有梦境最终汇聚于同一地点??一座悬浮于虚空中的圆形广场,中央矗立着一口无水之井。井壁刻满未知文字,井口上方漂浮着一颗跳动的心脏,每一次搏动都引发整个空间的共鸣。
闻心站在井边,背影孤绝。
而在广场边缘,站着数不清的身影??男女老少,衣着各异,肤色不同,却都有着同样的神情:等待。
第二天清晨,闻心不见了。
只留下那株六叶紫参花,依旧在门槛下静静生长。村民们没有惊慌,也没有组织搜寻。他们只是每日清晨来此浇水,午后坐在旁边静坐片刻,仿佛他在那里从未离开。
阿萤则开始记录每一片新生紫参叶上的异象。她发现,只要有人在花前真诚地想着某位逝去的亲人,叶片便会泛起特定频率的光波,持续约七分钟??恰好是人类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所需的平均时间。
更诡异的是,某些夜晚,村外荒地上会凭空出现一圈紫光环形阵列,直径约三十米,内部布满类似古篆的符号。科学家若携带设备前来探测,仪器必当场失灵;但若是纯粹出于好奇或善意步行接近的人,却能在环中“听见”一段旋律??那旋律因人而异,却是每个人心底最深处渴望被理解的声音。
三个月后,全球各地陆续报告异常现象。
纽约中央公园一夜之间冒出三百余株紫参花,整齐排列成莫比乌斯环形状;撒哈拉沙漠深处,一支考古队在挖掘古墓时,发现地下岩层中嵌着一口青铜井,井内生长着一株通体晶莹的紫参花,花瓣透明如冰,内部似有星河旋转。
而在南极科考站,那位曾记录地磁波动的科学家终于破解了信号规律。他颤抖着写下结论:
>“这些波动并非随机,而是遵循一种超越现有数学体系的‘情感拓扑逻辑’。简单来说??地球本身正在形成一种基于共情的全球意识网络。”
>“而紫参花,是它的神经突触。”
与此同时,东京地铁涂鸦墙上的紫参花地图悄然变化。原本标记的一万两千零一口井中,已有九千八百七十六个位置亮起微光,其余则仍处于灰暗状态。艺术家们自发组成“守墙人”团体,日夜轮班守护那面墙,禁止任何人涂改或覆盖图案。
一位盲童偶然路过,伸手触摸墙面。就在指尖触及花瓣的瞬间,他突然流泪,喃喃道:
>“我看见了……好多好多人,手牵着手,站在一片紫色花海里……他们在笑,却没有声音。”
没人知道他是如何“看见”的。
与此同时,喜马拉雅山脚的小满收到了一封信??没有寄件人,没有邮戳,信封由一片干燥的紫参叶制成,打开后,里面只有一行用露水写成的字:
>“第七井已醒,请护好归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