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2小说]:262xs. c o m 一秒记住!
“不过还有问题。”卫维话锋一转,“稳定性不够。常温放置十二小时后出现轻微分层,冷藏四十八小时后析出微量沉淀。另外,成本太高了??单罐生产成本预估一百二十块,零售价至少得定到三百五才能保本。”
陈远皱眉:“市面上同类产品均价也就两百出头。”
“所以我们还得优化。”卫维耸肩,“要么降低原料等级,要么调整工艺流程。目前看来,最好的办法是改用部分植物蛋白替代乳清蛋白,但我担心会影响吸收率。”
“有没有可能换个供应商?”陈远问。
“我已经联系了内蒙古和黑龙江的三家牧场,报价最低的一家每吨便宜八千,但奶源质量不稳定,抽检有过抗生素超标记录。”卫维摇头,“用他们的风险太大。”
陈远沉思片刻,忽然问:“如果我们自己建小型奶站呢?规模不用大,先搞个试点,控制源头品质。”
“想法不错。”卫维点头,“可资金呢?建一个标准化挤奶车间加冷链运输,起步至少两百万。”
“融资。”陈远说出这两个字时,语气异常坚定。
实验室里一时安静下来。
“你是认真的?”方幼凝看着他。
“嗯。”陈远点头,“之前我一直犹豫,是因为产品线单一,抗风险能力差。但现在我们已经有成熟配方,只要解决量产和供应链问题,完全具备商业价值。与其慢慢熬,不如一步到位。”
“可投资人不会轻易相信两个大学生。”郭雪丽提醒道。
“那就让他们相信。”陈远笑了笑,“我们可以做个完整的商业计划书,附上实验数据、市场调研、财务模型。再找几家母婴机构合作试用,收集用户反馈。只要证据链完整,总有识货的人。”
“听起来像做梦。”王军辉不知什么时候出现在门口,靠在墙边嗑瓜子,“你们知道去年有多少创业项目死在A轮融资前吗?”
“知道。”陈远直视他,“但我们不做那么多花哨的东西。我们只做一件事:做出真正适合中国宝宝的奶粉。不吹概念,不炒噱头,靠产品说话。”
王军辉愣了一下,随即吐掉瓜子壳,走进来拍了拍他肩膀:“行,有点意思了。要干就干大的,我认识个做风投的表哥,回头帮你引荐。”
“谢谢。”陈远真诚地说。
接下来的两周,团队进入了高强度工作模式。白天上课,晚上开会;周末跑牧场、谈合同、改PPT。陈远几乎住在了实验室,有时凌晨三点还在核对营养成分表。方幼凝也没闲着,一边照顾孩子,一边整理用户问卷,甚至还自学了基础会计知识,帮着做成本核算。
江晚意发现了他们的异常。一次课后,她拦住陈远:“你最近状态很差,黑眼圈快掉到下巴了。是不是又熬夜做实验了?”
“还好。”陈远勉强笑了笑。
“别骗我。”江晚意皱眉,“我知道你在搞那个奶粉项目。我可以理解你的热情,但别忘了你是学生,不是企业家。万一失败了,学业怎么办?”
“老师。”陈远认真地说,“正因为我是学生,才更要抓住这个机会。等毕业后再创业,竞争更激烈,试错成本更高。我现在输得起。”
江晚意盯着他看了很久,最终叹了口气:“随你吧。但如果需要帮助,记得来找我。”
“谢谢老师。”
那天晚上,陈远独自留在实验室加班。窗外暴雨倾盆,雷声滚滚。他正专注地调试pH值,突然手机震动。
是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
【陈远同学,我是省科技厅创新基金评审组的李主任。江晚意教授推荐了你们的项目,想了解一下进展。方便的话,明天上午九点来厅里一趟。】
陈远盯着屏幕足足十秒钟,心跳如鼓。
他立刻拨通方幼凝的电话,声音都在抖:“喂……我们……有机会了。”
三天后,省科技厅正式通知:项目通过初审,进入复评阶段,有望获得五十万元无偿资助。
消息传开那一刻,整个实验室沸腾了。郭雪丽激动得跳起来抱住方幼凝,王军辉直接掏出一包烟要庆祝,被卫维一把抢走:“这是实验室!不准抽烟!”
只有陈远站在窗边,久久望着外面湛蓝的天空。
他知道,这只是开始。
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资金、生产、审批、市场竞争……每一步都可能是深渊。
但他不再害怕。
因为他终于明白,所谓成长,不是等到准备好了才出发,而是在风雨中学会奔跑。
而此刻,他并不孤单。
身后传来脚步声,方幼凝轻轻走到他身边,握住他的手。
“接下来,我们一起。”她说。
“嗯。”他回握,“一起。”
② ⑥ ② 𝕏 S . co 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