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创业在晚唐> 第三百三十五章 :聚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三十五章 :聚赌(1 / 2)

乾符三年,六月二十三日,庐州城,雨。

庐州作为淮西重镇,一言以蔽之,其控扼淮淝,襟带江湖,得之则安淮南,失之则扰江南,是真正的江淮咽喉。

所以庐州城也以城防严密著称,而且庐州城还有一个不同...

赵怀安策马缓行,望着前方霍山县界,心中却在盘算着寿州芍陂之事。他自知眼下最要紧的,便是尽快修好这处水利,否则来年春耕便要耽误,到时候军粮便成了大问题。然而,修陂塘并非易事,一来需大量人力物力,二来还要避开汛期,三来更得统筹调度八州之力,否则稍有差池,便可能前功尽弃。

他正思忖间,忽听得前方传来一阵喧闹声,只见霍山县令孙滂率领数百父老,早已在县界处跪迎。赵怀安勒马停下,翻身下马,亲自扶起孙滂,笑道:“孙县令不必多礼,我此番回乡祭祖,顺道巡视各县,你等能在此迎接,已是厚爱。”

孙滂连忙躬身道:“节帅亲临,实乃霍山之幸。百姓皆仰节帅威名,今日得见,实乃三生有幸。”

赵怀安摆了摆手,道:“不必多言,我赵怀安虽为节帅,但亦是霍山人,今日回乡,只求祭祖尽孝,其余之事,皆可缓议。”

说罢,他便在孙滂的引领下,步入霍山县城。一路上,百姓夹道欢迎,赵怀安频频颔首,心中却始终牵挂着寿州之事。他深知,如今草军势大,若不尽快修好芍陂,不仅寿州百姓将无以为生,便是保义军的粮草供应也将成问题。

翌日清晨,赵怀安便在霍山祖坟前焚香祭拜,跪于坟前,默然良久。他想起自己年少时离乡,辗转各地,如今虽已位至节帅,但心中最牵挂的,仍是这片故土。他低声祷告:“先祖在天之灵,孩儿已略有成就,愿祖宗庇佑,使我赵氏兴旺,百姓安居。”

祭拜完毕,赵怀安便召集霍山众官,商议修陂之事。他开门见山地说道:“我此番回乡,除祭祖外,尚有一事需与诸位商议。寿州芍陂年久失修,若不尽快修缮,来年春耕恐难保障。诸位皆是地方官吏,可知芍陂现状如何?”

霍山县丞王德昌上前一步,拱手道:“节帅明鉴,芍陂确已年久失修,堤坝多处崩塌,水渠淤塞严重,若遇汛期,恐怕难以抵御洪水。”

赵怀安点头,又问道:“那依你之见,修陂需多少人力、物力?何时动工为宜?”

王德昌沉吟片刻,答道:“据卑职所知,芍陂修缮至少需三万民夫,石料、木料无数,若要赶在汛期前完工,最迟七月末便需动工。然七月正值农忙,百姓多忙于耕作,恐难抽调人手。”

赵怀安闻言,眉头微皱。他心中已有打算,但还需进一步确认。于是他转头看向身旁的张龟年,问道:“老张,你意下如何?”

张龟年沉声道:“主公,芍陂修缮确实刻不容缓,然七月动工,确实会耽误农事。但若等至秋收后,又恐工期不足,难以赶在次年春耕前完工。依卑职之见,不如先派遣使者前往寿州,实地勘察,再定具体方案。”

赵怀安思索片刻,点头道:“此言有理。德盛,你即刻修书一封,命人送往寿州,令其尽快勘察芍陂现状,并上报所需人力、物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