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日,荆南,江陵城外,招讨副使曾元裕大营。
自本年六月就带着三千凤翔兵南下江陵的曾元裕整整三个月没有动静,似乎又是一个尸位素餐的庸帅。
可实际上,这三个月来,曾元裕却干了好大一番事来。...
王仙芝与黄巢密谈良久,方才各自散去。夜色沉沉,鄂州城内灯火稀疏,唯独中军大帐依旧亮着微光。王仙芝独坐帐中,手中握着一封密信,眉头紧锁。
信中所言,正是关于扬州高骈的最新动向。据潜伏在扬州的密探回报,高骈近日频繁调动水师,似有南下之意。更令人不安的是,高骈似乎已察觉到草军在扬州城中的细作,并开始清洗军中异己。若此计被识破,草军在扬州的布局将毁于一旦。
王仙芝沉思良久,终于提笔写下一道密令,命赵怀安即刻调遣一支精锐小队,潜入扬州,务必在高骈彻底清洗之前,将所有密探安全撤离。同时,他亦下令,命驻扎在鄂州外围的尚君长部加强戒备,以防高骈趁虚而入。
翌日清晨,王仙芝召集各军主帅,再度商议南下之事。
“昨夜我收到密报,高骈已有南下之意。”王仙芝开门见山,“我军若欲南下,必须速战速决,以免腹背受敌。”
黄巢闻言,微微皱眉:“高骈若真有意南下,必不会轻举妄动。此人用兵谨慎,若无十足把握,断不会贸然出兵。然我军若迟迟不动,岳州、江陵等地的守军便会有所防备,届时攻城将更加艰难。”
“黄巢所言极是。”尚君长点头,“然我军若欲速战速决,还需兵分两路,一路南下,一路西进。若能同时展开攻势,便可使敌军首尾难顾。”
王仙芝沉吟片刻,道:“尚将军所言有理。我军兵分两路,一路由我亲自率领,南下岳州;另一路由柴存将军统领,西取江陵。此两路若能顺利拿下,便可打通我军南下之路,获取大量粮草与人口,以解当前之困。”
“都统英明。”众人齐声应道。
“然我军南下,仍需谨慎行事。”黄巢沉声道,“岳州、江陵皆为朝廷重镇,兵力虽不如高骈之淮南,却也非易与之辈。若遇强敌,恐难以速胜。”
“此事我已有安排。”王仙芝淡淡一笑,“我已命赵怀安制定奇袭之策,确保万无一失。此外,我军将派出小股部队,骚扰王铎军后方,迫使其分兵防守,无法全力南下。”
“都统高明。”尚君长拱手道,“末将愿为先锋,率军南下,夺取岳州。”
“尚将军勇猛,然岳州守将乃朝廷名将,兵力虽不多,但防守严密。我军若欲速胜,需智取而非强攻。”王仙芝沉声道,“我已命赵怀安制定奇袭之策,尚将军可随我一同前往,待时机成熟,再行出击。”
“遵命!”尚君长恭敬应道。
王仙芝目光转向柴存:“柴将军,你率军西取江陵,务必速战速决,以免王铎趁机南下。”
“末将遵命!”柴存起身应道。
“此外,我军还需加强内部团结,以防内部分裂。”王仙芝目光扫过众人,“我已命赵怀安整顿军纪,严惩违纪者,确保军令畅通。若有不服从者,严惩不贷!”
堂下众人皆肃然应命,唯独尚君长心中暗自思忖:王仙芝此举,分明是要借南下之战,削弱各军实力,巩固自身权力。然眼下形势已定,若贸然反对,恐遭不测。罢了,暂且顺从,待时机成熟,再作打算。
会议结束后,王仙芝与黄巢单独留下。
“黄巢,你对此次南下之战,有何看法?”王仙芝问道。
“都统妙计,然我军南下,仍需谨慎行事。”黄巢沉声道,“高骈虽性多疑,然其麾下将士皆为百战精锐,若被其识破计谋,恐反受其害。”
“此言有理。”王仙芝点头,“然我军已做好万全准备,若高骈果然南下,我军亦有应对之策。此外,我已命赵怀安加强城防,以防万一。”
“都统高明。”黄巢微微一笑,“然我军若欲长久立足,还需加强内部团结,防止内部分裂。”
“此事我已有安排。”王仙芝目光深邃,“我已命赵怀安整顿军纪,严惩违纪者,确保军令畅通。若有不服从者,严惩不贷!”
黄巢点头:“都统英明。”
两人相视一笑,皆知彼此心中所想。王仙芝虽表面信任黄巢,实则对其心存戒备;黄巢虽表面恭敬,实则暗中积蓄力量,伺机而动。
夜色渐深,鄂州城内灯火通明,草军将士们整装待发,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南下之战。而在城外,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
次日辰时,王仙芝亲率三万精兵,自鄂州启程,沿长江水路南下,直趋岳州。船队浩浩荡荡,旌旗猎猎,士气高昂。沿途百姓闻风而逃,官军亦不敢轻举妄动,唯恐草军突袭。
与此同时,柴存亦率军两万,自鄂州西行,目标江陵。江陵乃长江中游重镇,扼守水陆要冲,朝廷在此设有重兵把守。柴存深知此战艰难,遂命先锋将赵怀安先行探路,同时派出密探潜入城中,打探敌军布防。
王仙芝一路顺风顺水,至岳州百余里外,下令停船扎营,静候赵怀安归来。赵怀安果然不负众望,连夜潜入岳州,刺探军情。翌日清晨,赵怀安返回,带来重要情报。
“岳州守将为张仲清,此人虽非名将,却极善防守。其兵力约五千,分驻城外三处要隘,城内另有三千守军。若欲强攻,恐伤亡惨重。”赵怀安低声禀报,“然我已探明,张仲清素来骄横,轻敌冒进。若能诱其出城,便可设伏击之。”
王仙芝闻言大喜:“此计甚妙。然如何诱其出城?”
赵怀安笑道:“我军可派出小股骑兵,假意劫掠城外百姓,制造混乱。张仲清必会出城剿敌,届时我军可设伏于半路,一举歼灭其主力。”
王仙芝沉吟片刻,点头道:“好,便依你之计行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