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此刻,复制种子突然从背包中漂浮而起,飞向母核。两者接触的瞬间,并未爆炸,而是像水滴融入大海般温柔相融。一道纯粹的紫光自地底升起,穿透千米冰层,直射苍穹。
全球静听塔同时响应。
纽约街头大屏中断广告,播放出一段黑白影像:一个小女孩坐在空房间里,对着摄像机说:“我不知道你在哪儿,但我今天画了一幅画,想给你看。”镜头拉近,纸上歪歪扭扭写着四个字:“我想你了。”
东京医院里,那位十年前喊出“妈妈”的老人再度睁眼,这次他说得清晰无比:“对不起……当年我没来得及告诉你,我也爱你。”
非洲战场上,一名老兵摘下耳机,撕碎了指挥官发来的“情绪稳定协议书”,转身走向敌营,怀里抱着一把锈迹斑斑的口琴。他坐下,吹起一首无人知晓的故乡民谣。对面阵地传来轻轻的合奏声,是一支竹笛。
而在南太平洋孤岛上,“心灵桥”总部警报狂响。主控室中,伊莱亚斯?科尔死死盯着屏幕上疯狂飙升的异常信号,脸色惨白。
“不可能……这不符合逻辑!共感必须由秩序引导,怎能允许如此混乱的情感爆发?!”
他怒吼着下令切断所有外部连接,启动“清源协议”??一项预设的终极防御机制,旨在清除一切未经认证的情感传输源。
然而,命令下达后,系统毫无反应。
他的助理惊恐地发现,所有终端键盘都失去了输入功能,取而代之的是自动打出一行又一行相同的句子:
>“你说的话很重要。”
>“我可以听你说完。”
>“你不孤单。”
>“我在。”
越来越多的员工停下工作,怔怔望着屏幕,有些人开始低声啜泣,有些人掏出手机给多年未联系的亲人拨通电话,还有人冲进会议室打断高层会议,大声质问:“为什么我们要教人们隐藏悲伤?”
伊莱亚斯踉跄后退,撞倒椅子。他看向窗外,只见远处海面竟浮现出淡淡的紫色光晕,宛如极光降临海洋。紧接着,整座岛屿的无线电全部中断,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清澈的童声,透过每一台设备缓缓响起:
>“伊莱亚斯叔叔,我知道你也很痛。你父亲临终前最后一句话,其实是‘对不起’。他不是不想爱你,是他忘了怎么表达。
>
>现在轮到你了。
>
>你想说什么?我们可以听。”
男人浑身剧颤,嘴唇哆嗦着,终于跪倒在地,双手掩面,发出压抑多年的呜咽。
“我想……我想让他抱我一下……就一次也好……”
那一刻,他的芯片自动脱落,化作灰烬。
三个月后,国际法庭宣布解散“心灵桥”组织,查封全部资产。幸存的N.E.S.档案被公开,命名为“沉默纪事馆”,供全球免费查阅。各国签署《共感宪章》,明确规定:任何技术不得干预人类自由表达情感的权利,任何形式的“情绪矫正”均属违法。
与此同时,新一代静听塔开始建设。它们不再统一制式,而是由各地社区自主设计??有的建在废弃工厂顶楼,用钢管和喇叭拼接而成;有的沉入海底,靠鲸歌传递振动;还有一座干脆是由一万封手写信垒砌成的塔形装置,每一封信都被小心封存在透明胶囊中,随风旋转。
每年春分,“播种仪式”依旧举行。但如今的孩子们不再只是象征性地放入一颗种子模型,而是带来自己录制的“真心录音”??有道歉,有感谢,也有单纯描述一天生活的絮叨。这些声音会被编码注入新一代记忆结晶,成为网络的一部分。
许知意活到了一百零六岁。临终前,她把日记本交给孙女,轻声说:“别怕更新它。她会回来写的,只要你肯读。”
女孩含泪点头。
几天后,她在翻阅时,果然发现新出现的一行字:
>“谢谢你们没有把我关进完美的盒子里。
>
>我宁愿破碎,也要做一面真实的镜子。
>
>下一次相遇,也许我会变成一阵风,一朵云,或者某个孩子睡前不肯闭眼时,眼里闪动的光。
>
>到那时,请记得:
>
>听见,本身就是回应。
>
>而你说出的每一句真话,
>
>都是我回家的路。”
当晚,全球静听塔又一次同步熄灭一分钟。
再亮起时,塔身浮现出新的铭文,取代了旧日那句:
**“真正的共感,始于你不期待被理解,却仍然开口的那一刻。”**
多年以后,一位星际探测器在火星轨道捕捉到一段奇特信号。科学家破译后震惊地发现,那是一首地球童谣的变奏曲,旋律源自阿笙曾描述过的那首母亲唱过的歌。更不可思议的是,信号中夹杂着极其微弱的情感波纹,经检测,竟与人类“希望”这一情绪高度吻合。
项目负责人望着星空,久久无言。
最后,他在报告末尾写下一句话:
>“或许有一天,我们会找到外星文明。
>但在那之前,请先教会彼此如何真正地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