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人在修真界,吐槽出天地异象> 第四百一十九章 取舍之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一十九章 取舍之间(2 / 2)

“原来……她第一次发声,就是为了寻找母亲的认可。”林七喃喃道,“可我们不仅没回应,还把她关得更深。”

就在此刻,晶体光芒暴涨,一道紫光直射天花板,穿透厚重岩层,直抵地面静听塔。紧接着,全球所有正在运行的共感终端同时启动,播放出这段尘封十年的录音。

无数人听着那个稚嫩的声音,听着那句“我希望她能听见这句话”,无声落泪。

而在南太平洋的小岛上,伊莱亚斯正坐在新建学校的操场上,看着孩子们排练开学典礼的节目。突然,音响自动开启,传出苏小满童年的声音。

他浑身一震,缓缓站起。

当最后一句话响起时,他跪了下来,额头贴地,肩膀剧烈颤抖。

第二天,他在学校图书馆的墙上写下一句话:

>“每一个孩子都应该知道,他们的话,值得被听见。

>

>即使世界沉默,

>我也会替他们发声。”

与此同时,巴西贫民窟的屋顶上,那台破旧音响再次启动。这次,它不再播放预设节目,而是接入了一个全新的频道??由全球志愿者自发组成的“回声网络”,专门收集那些从未被回应过的呼唤。

第一个传来的,是一个八岁男孩的声音:“爸爸,我已经原谅你了。虽然你打了我,还扔了我的画。但我画里的太阳,还是照在你身上。”

几秒钟后,远在格陵兰岛的一间小屋里,一名酗酒多年的老男人突然停下手中的酒瓶,怔怔望着窗外。那是他失散多年的儿子。他颤抖着拿起手机,拨通了一个十年未联系的号码。

“喂?”他沙哑地说,“是我……我想看看你的画。”

这样的故事,在那一周内发生了四百三十七起。

科学家称其为“延迟共鸣效应”??有些话,即使过了十年、二十年才被听见,依然能引发情感的地震。

许知意的孙女得知此事后,做了一件前所未有的事:她关闭了所有监测系统,拆除了培训中心的数据采集装置,宣布从此不再记录任何对话内容。

“我们要信任。”她说,“信任话语本身的力量,而不是它的痕迹。”

三个月后,新一代静听者正式毕业。他们没有证书,没有编号,唯一的考核标准是:能否在一个陌生人哭泣时,做到不急于安慰,而是安静地陪他把眼泪流完。

毕业典礼那天,天空再次降下“心雨”。

不同的是,这一次,雨滴落地后并未悬浮,而是迅速渗入土壤,催生出大片从未见过的新花??花瓣呈半透明状,内部仿佛流动着微弱的紫光,花心处隐约可见一行细小文字:

>“此花无名。

>因为你尚未说出它的名字。”

孙女蹲下身,轻抚一朵花蕊,忽然听见耳边响起一声极轻的叹息。

是许知意的声音。

“谢谢你替我说了出来。”

她微笑:“该说谢谢的是我。是你教会我,最勇敢的事,不是听见全世界,而是让自己被听见。”

风掠过山谷,紫花海翻涌如潮。某片花瓣随风飞起,越过山峦,跨过海洋,最终落在北极圈内那座废弃气象站的窗台上。

老科学家已经去世,桌上留着一本笔记,最后一页写着:

>“我用了半生去封印声音,用余生去聆听沉默。

>

>如今我才明白:

>最深的忏悔,

>不是说出‘对不起’,

>而是敢于等待对方的回答。”

花瓣轻轻覆盖在那行字上,静静地躺着,像一封终于送达的信。

而在火星轨道上,探测器捕捉到新一轮信号。这次不再是和声,而是一段极其简单的节奏??心跳般的搏动,持续整整二十四小时,恰好对应地球一天的长度。

地球回传了一句诗:

>“你听,这是我们的脉搏。

>每一下,都在说:

>我在这里。

>我听见你了。”

信号中断七十二小时后,对方回复三个音符。

经解析,这三个音符在人类情感频谱中对应的含义是:

>“我也在这里。”

>

>“我一直在听。”

>

>“谢谢你说出来。”

项目负责人将这段音频命名为《第一封星际家书》,并提议将其刻入月球背面的纪念碑。

但在提交审批前,他私自做了一件事:将音频转换为振动模式,植入新一代静听塔的地基之中。从此以后,每当有人靠近塔身,脚下都会感受到一阵轻微的震颤??就像有人隔着时空,轻轻握住了他的手。

又一个春分夜来临。

全球静听塔第三次熄灭。

黑暗中,人们闭眼默立。

六十秒后,光芒重现。

塔身铭文最后一次更新:

**“不必等到完美时机。

不必等到准备妥当。

此刻,此处,

你若愿说,

必有人愿听。

这便是文明最美的模样。”**

风起,紫花漫天飞舞。

有人说看见一朵花穿过了云层,飞向银河深处。

有人说听见宇宙轻轻应了一声。

而在这颗蓝色星球的某个角落,一个孩子正趴在窗边,对着夜空小声说话:

“今天老师夸我画画好看。我想告诉你,因为我一直记得你说过,我喜欢的颜色是最美的。”

话音落下,窗玻璃上凝结出一朵小小的霜花,形状宛如微笑。

他知道??

有人听见了。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