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不仅是他们没想到,这一百年中的诸国都没想到!
这也让他们感到深深的挫败,经常使用马其顿方阵,对方阵比较熟的他们没想出破解之法,反而给来自东方的秦国人找到了。
难道说秦国人比他们更智慧,他们较于秦国人要蠢笨?
在那名安息士兵讲完后,大殿内陷入一片沉默,八名来报捷的安息士兵也发现了气氛不对,安安静静跪着不动不言。
过了好会儿后,一名安息大臣叹息道:“可悲可笑,如此简单之法,过去一百年都未有人想到。”
破解马其顿方阵的方法说起来其实很简单:击败敌方骑兵,利用方阵不够灵活太笨重的缺点近身方阵,使得方阵发挥不出优势,让方阵中的步兵变成一群待宰的羔羊。
在得知秦国人破解方阵的办法后,他们甚至能举一反三想到其他破解方阵的办法,如将敌军引诱到地势不够开阔或不平的地方,让方阵无法顺利展开。
马其顿方阵要顺利展开,且有骑兵护卫,不会被敌军近身,才能发挥其厉害之处。
当年的亚历山大用马其顿方阵时,也并没有解决掉这些缺点,只是将缺点给掩盖掉了。
亚历山大的军队中骑兵可不少,可到了现在,西方诸国所用的马其顿方阵中骑兵比例可少了很多,再加上一些其他因素,方阵的缺点已掩盖不住。
只要对方阵几个明显的缺点进行针对,都不必全数针对,只针对其中一个缺点,便能教方阵崩溃。
可这些缺点,他们为什么没有去深想,没想过从这些方面破解?
这一百年中,西方诸国中肯定有人想到过这些,只是他们没有机会或没能成功证明自己的想法。
再到后来,方阵无敌已经成为了西方诸国人所共知的“常识”,谁又会去多想破解之法。
另一名安息将领叹道:“秦国人当真可怕!”
是啊,很可怕,秦国人用的可是借来的一万多兵,并不是秦国兵,也还没用那传闻中的火炮。
要是秦国人带的全是秦国精锐,还用上了那火炮,又会如何?
阿尔沙克一世没感叹这些,他问道:“秦国人是如何击败的塞琉古人,再细细说来!”
他要将秦国人具体是怎样击败的塞琉古人,全部了解清楚,剖析当中值得他们学习的地方。
领头的士兵道:“在秦国人领兵进入塞琉古境内,被赫卡通皮洛斯的塞琉古人发现后,塞古人并未立即出兵......”
一安息大臣不解道:“既然秦国人已被发现,塞琉古人为何没有出兵?秦国人只有一万多兵,远不如赫卡通皮洛斯的塞琉古人兵多。”
另一名安息大臣解释道:“因为塞琉古人摸不清秦国人的虚实,其等看到有人领着一支万多人的军队入境,定在怀疑其中是否有阴谋。”
“因而,塞琉古人在摸清这支军队的真实兵力和目的前,不会随意出兵,只会固城据守!”
那名提问的安息大臣皱眉道:“可这有何用处?”
又一安息大臣道:“自然有用处,塞琉古人据城固守,没有立即出兵,便给了秦国人时间,让他们能趁此机会做其他布置。”
这名安息大臣问来报捷的士兵道:“那秦国人做了哪些事?”
士兵道:“秦国人做了一件很大胆的事,他们选择了绕过赫卡通皮洛斯,直插其后,去攻打塞古人的其他城!”
这听得殿内诸多大臣震惊不已,绕开敌军重镇,去攻打敌后的城,稍有不慎便会有全军覆灭之危。
秦国人的胆子当真大,敢冒这种风险!
士兵继续道:“为了迷惑赫卡通皮洛斯的塞琉古人,秦国人还兵分两路,留下了一支三千多人的军队在赫卡通皮洛斯外,每日前去骂阵邀战,给赫卡通皮洛斯的塞古人营造大军仍在的假象。”
“赫卡通皮洛斯的塞琉古人也果真中计,没发现曹参将军已经带着大军绕到了他们后方。”
说到这里,士兵特意提了一句,“王子殿下也随曹参将军一起,到了塞古人后方!”
阿尔沙克一世露出满意的表情,他这个儿子居然敢跟着秦国人跑到塞琉古人后方,很不错,没有给他丢人。
“秦国人领兵到了塞琉古人后方后,开始攻城掠地,那些塞琉古小城哪能抵挡,逐一被破。直到秦国人已经攻陷了好几座城后,赫卡通皮洛斯的塞古人才知道秦国人跑到了他们后面。”
这时,一名安息将领惊呼道:“我明白了!”
其他人的目光看向他,这名安息将领道:“秦国人的目的根本不是绕去后方攻打塞琉古人的城池,他们的目的是引出在赫卡通皮洛斯的塞琉古人大军,逼塞琉古人出兵,破解马其顿方阵,击溃塞琉古人大军!”
听到他这番话,其他一些安息大臣也反应过来:原来秦国人一开始的计划就是冲破解塞琉古人的马其顿方阵,击败塞琉古人大军去的。
秦国人好生自信,自一开始便觉得他们一定能破解方阵,以弱势兵力击溃塞琉古人大军。
可秦国人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非得要塞琉古人出兵,与他们打一场硬仗?
阿尔沙克一世回答了这个问题:“秦国人是想以此彰显他们的强大,使诸国尽知他们的威名,他们要通过塞琉古人来立威!”
立威的目的是为了震慑,而秦国人想震慑的谁,不言而知......
要震慑的是包括他们安息在内的西方诸国。
秦国人通过给塞琉古人放血,让诸国看到得罪他们的下场。
阿尔沙克一世又说出了一句让安息众臣震惊的话:“秦国人的谋划当是在借兵之前便已定好,赫卡通皮洛斯的塞琉古人从始至终都在秦国人谋算中,就像一只在秦国人掌心的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