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2小说]:262xs. c o m 一秒记住!
被嘴硬张三砸晕的赵端三天后才醒过来。
目前是最好的情况,她和张三被小老头捡回来,甚至还找来大夫给她们治病。
期间赵端故作不经意地打听出来,小老头姓宗字汝霖,名泽,是个大官。
奈何赵端苦思冥想了很久,也想不出来这个是哪个名人,所以也确定不了现在所处的时代。
“帝姬太过瘦弱,瞧着还未及笄。”
“帝姬胸口这一箭贯穿而过,竟能活下来。”
“帝姬病了这么久,但瞧着并未损失内脏。”
一个个疑惑的声音都没到赵端的回复。
赵端就猫在那里,眼睛一闪一闪的,但偏一声不吭。
没了饱一顿,饥一顿两顿三顿的苦日子,赵端总算能屡一下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破烂事情。
首先就是,我到底是不是帝姬?
再者,投奔那个康王能保平安嘛?
胡思乱想的日子里,她一边对自己的身份报以怀疑,一边又对自己的处境非常不安。
??那个宗泽的态度,瞧着也很奇怪。
“他不会想扣下我吧?”赵端趴在床上,翻了个脸,嘟嘟囔囔着。
事情还要回到醒来那一日。
她刚醒来,宗泽就在第一时间来看她。
说当年宫廷变故,竟侥幸逃脱,和元?皇后一般,乃是吉人自有天相,也该承受天命,为稳定朝纲做贡献。
还说自己眉宇间和那个康王有点像,故而前几日一眼就认了出来,不知可有东西需要带给康王。
又说康王不日就准备在应天府登基,按理应该把她送过去同喜,奈何她背后的伤伤得厉害,故而只能安置在军营里,让他先去报喜。
最后说赵氏宗亲如今只剩下寥寥数人,国事凋零,幸还有元?皇后和康王一起主持大局,只是如今情况危急,各地动乱,主和、主战、主守,动乱不止,大局难以稳定,就连陛下也被裹挟其中,难以决断。
一直装木头的赵端敏锐听出他话下的细微含义,扭头看向宗泽。
宗泽端坐在屏风外,影影绰绰的细纱让人看不清他此刻的神色。
??“若是帝姬能劝一劝康王就好了。”
屏风外,宗泽图穷匕见。
赵端盯着那道朦胧的身形发呆。
她隐约察觉到宗泽的意图,他寄希望于这位对官家而言有几分分量的帝姬能站到他身边。
所以眼下赵端身边围满了看似照顾保护她的人。
但他的想法又是什么呢?
赵端对这个世界的印象只有这十来天,漫山遍野的尸体,北宋的尸体还带着温热,就有新的朝廷打算继承祖宗余温,但这样平铺直叙的记忆,根本无法帮助她融入到此刻复杂的政治漩涡中。
她经历了这么久的流浪,看到了这么多的生死,此刻,只想平安活下去。
所以,当时的她选择了沉默。
宗泽说完这么多的话,也跟着沉默下来,但他只是坐在外面,无声注视着屏风内的人影,虽看不清神色,却又隐隐能察觉出他悲悯的气息。
没有人再开口,气氛便也跟着低沉下来。
“都是为了大宋啊。”宗泽身边的人按捺不住情绪,打破沉默,口气强硬质问道,“帝姬难道不想保大宋国祚千年嘛。”
赵端只能把自己埋进更深的被子里。
出人意料的是,宗泽没有顺着这人的话,强迫赵端写信,在没有等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利索站起来说道:“帝姬一路奔波,很是辛苦,还请好好养病,时机到了,下官会送帝姬回去的。”
之后几日,再也没有人来找过赵端,但她也出不去。
赵端装死几天后,像只小蚂蚁努力爬起来社交,逮着人就要叨叨两句,迫切希望能了解现在的情况。
她要先了解宗泽这个人是否可行。
“宗知府是将军吗?”午饭时,她就开始端着饭碗,借机和门口的士兵边吃边聊。
士兵说话还带着口音,一开始也不好意思,但赵端笑容灿烂,几次磕磕绊绊地交谈下来,士兵也跟着放下警觉。
“宗知府可不是这些莽汉,他可是元?年间的同进士,那些将军一碰到金军就跑,哪有宗知府厉害。”
“南下有什么意思,俺可是河北人,俺哪里都不去,俺爹俺娘,还有俺媳妇都在这里呢,俺家就在这里呢。”
“公主,我们北人是吃不惯南人饮食的,南方也不好!我们一起留在这里吧!”
赵端端着饭碗,被那人如此热切注视着,眼神也跟着晃动了片刻,随后故作高兴问道:“那宗知府肯定能把金人赶走吧!”
“那肯定啊!!”士兵骄傲挺胸,“等这次从应天府回来,肯定就带领俺兄弟们杀得金贼滚回东北去,这样俺就带俺家里人来汴京生活,这里可是东京呢!”
那……宗泽嘴里的康王,至少是不想打仗的。
赵端结合当日的话捋了捋,总算是理出一个不知道有什么用的头绪来。
只是康王的态度是和还是守?
她一脑子官司的坐在床上:“若是和,基本完蛋,要是想要守,打仗也不会少。”
自来就没有不靠战争就能取得的和平。
一味求和,下场就是死无葬身之地。
但守,也不是一味避退的。
想到达成一个动态的平衡,战争同样不可避免。
“真打起来,我能躲哪里去?”她吃完两个厚皮大包子,后知后觉想起另外一个重要问题,“还是先关心康王对我什么态度?说起来,张三对康王的态度也很奇怪……哎,我辣么大的张三呢!?”
赵端回过神来,非常担忧之前出言不逊的张三是否还活着。
????
应天府
“如何能确定这就是帝姬?”大宦官康履犹豫说道,“难道这天下还真有能从金贼手里死里逃脱的人不成,据说那次劫营后,金军派了千人来围剿呢。”
“那个宗泽一直不想要官家待在应天府,如今故意把人捏在自己手里,分明就是故意的,说不定是想要官家回开封呢。”另外一个宦官也紧跟着说道。
“宗知府定然是为了江山社稷。”康履一脸严肃,随后话锋一转,“但难免方法有所不当。”
层层帷幔后的帝王坐在新作的龙椅上,看不清神色,只能看到他捏着折子,来来回回翻看着。
“可若真是二十七妹呢?”年轻的官家低声问道。
❷ 6 ❷ 𝒳 S . 𝒞o 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