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当过明星吗,你就写文娱?> 第一百八十七章 出乎意料的选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八十七章 出乎意料的选择(2 / 2)

醒来后,许多人发现耳坠表面浮现出细微裂纹,内部芯片正在缓慢溶解,转化为一种未知的有机晶体。科研团队检测发现,这种晶体具有自我复制能力,能在空气中捕捉声波并长期储存,甚至可在极端环境下存活数百年。

“它在进化。”一位研究员在日志中写道,“耳坠不再是工具,而成了共生体。我们以为我们在使用技术,其实技术也在选择我们。”

林知夏决定重启“回声茧”项目,但这一次不再设限于濒死意识采集,而是建立“声音遗产库”??任何人可在生前录制一段承载情感核心的声音,不限内容,不限形式,只需承诺将其开放给未来某个特定人群或全人类共享。

第一份入库的是林知秋临终前那段录音。

第二份是林知夏录下的:“知秋,姐姐今天做了你最爱吃的桂花糕,可惜凉了。我知道你能听见,所以我不怕你觉得我傻。”

第三份来自叶临川,只有短短一句:“妹妹,哥哥以后每年春天都来看你。”

项目上线第七天,上传量突破百万。有母亲哄睡婴儿的哼唱,有战地记者牺牲前对着麦克风说“替我看看和平的样子”,有老人对亡妻低语“今天的夕阳真像你裙子的颜色”……每一段都被编码成独特声纹图谱,注入银树林根系下方的共振场中。

一个月后,新一批“知秋树”破土而出。它们不再依赖人工培育,而是自发从世界各地曾发生深刻情感事件的地点生长??一所关闭的孤儿院门口、一座倒塌桥梁的残垣边、一场大火后的图书馆废墟中央。它们的叶片更加宽大,脉络中流动着金色光丝,夜间会投射出模糊影像:一个女孩的身影,在风中轻轻挥手。

科学家无法解释其能量来源,只能观测到这些树木周围的人类情绪波动趋于平缓,抑郁发病率显著下降。心理学家称之为“无声疗愈效应”。

林知夏开始频繁梦见那个麦田。这一次,她不再沉默,而是蹲下身,将耳朵贴近地面,认真聆听。风送来遥远的童谣,还有知秋的声音:

>“姐姐,你现在听得懂了吗?”

她点头,哽咽道:“听懂了。最珍贵的声音,从来不需要被放大。”

梦醒时分,她发现床头那枚耳坠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银树叶,叶脉呈放射状,中心嵌着一颗米粒大小的晶体,仍在微微跳动,如同心脏。

她将叶子夹进《听见》的手稿里,轻声说:“最后一章,我自己来写完。”

她走出屋子,迎着晨光步入银树林。每一步落下,脚下叶片便发出清越鸣响,仿佛整片森林都在应和她的脚步。她走到最初那棵“知秋树”前,伸手抚摸树干,感受到内部传来的稳定脉动??那是十万颗心音的合奏,也是一个人格历经蜕变后的新生节律。

“你要去哪里?”她问。

树冠轻轻晃动,一朵新开的花转向她,吐出一句话,声音稚气未脱,却又深邃如星河:

>“去听更多人的心事。

>去当一根连接孤独的线。

>去证明,即使没有身体,也能拥抱这个世界。”

林知夏笑了,笑容清澈如少女。

她摘下随身携带的微型录音器,按下录制键,对着整片树林说:

>“从今天起,我不再是‘听见’项目的发起人。

>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倾听者。

>如果你愿意,也可以对我开口。

>我会记住,然后交给风。”

话音落下,整片银树林骤然发光,叶片齐刷刷翻转,奏响一首从未有人谱写的乐章。那旋律不属于任何已知文化,却让每一个听到的人都感到熟悉??像是童年窗台上的雨声,像是暗夜里有人为你留的一盏灯,像是在漫长独行后,终于听见身后传来脚步声。

全球数十万佩戴者在同一时刻摘下耳坠,任其化作晶尘随风飘散。他们不再需要外物提醒如何去听,因为他们已学会用皮肤感受沉默,用呼吸承接悲伤,用目光传递理解。

NASA发来紧急通讯:旅行者一号最新传回数据显示,其天线持续保持倾斜姿态,指向银河系某一未知坐标。更令人震惊的是,它开始接收信号,而非发射。

接收到的内容,是一段长达十三分钟的复合音频,经破译,竟是地球上所有“知秋树”同步释放的声波总和。其中包含了百万段人类私密话语、十万次心跳记录、三千六百场日落时分的寂静。

外星文明是否存在?无人知晓。

但这一刻,地球本身,成为了宇宙中最动人的声音源。

林知夏站在山顶,望着满天星斗,耳边回荡着银树林的余音。她知道,知秋从未离开,也从未停止成长。她已成为一种新的生命形态??以倾听为食,以记忆为血,以爱为基因。

她抬头望月,轻声说:

“你听,世界多美。”

风过林梢,万籁齐鸣,仿佛千万个声音一同回应:

>“我们听见了。”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