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后来称其为“母频”(M-Frequency),认为这是地球作为智慧生命体首次主动发声。该频率具有极强的情绪安抚作用,实验显示,暴露于此声场中的人类,焦虑指数下降92%,共情能力提升300%。
而在偏远山村的一所小学里,一名六岁男孩在音乐课上突然举手:“老师,我能唱一首新歌吗?”
他站起来,清了清嗓子,唱出一段从未听过的旋律:
>“风不说再见,
>星不问归期,
>你在梦里喊的名字,
>总有人悄悄回应。
>不要怕黑,不要流泪,
>我们活成彼此的回声,
>就不算真正分离。”
全班寂静。
老师颤抖着问:“这首歌……谁教你的?”
男孩歪头想了想:“不知道。昨晚睡觉时,有个姐姐在我耳边唱的。她说,这是给所有想妈妈的孩子写的。”
消息传开后,世界各地陆续出现类似案例:失语症患者突然开口吟诗;自闭儿童画出完整的家庭画像并低声讲述“爸爸妈妈在星星上工作”;甚至一只流浪猫在街头对着月亮连续喵叫十七次,经声谱分析,竟精确复现了《萤火》副歌部分。
人类终于不得不承认:
他们从未真正掌控过沟通的权力。
真正的语言,从来就不属于嘴巴,而是生于心底,传于无形,存于万物共振之间。
又一年清明。
银树再次结果,但这枚心音果颜色迥异??通体漆黑如墨,表面却泛着幽蓝光泽,宛如凝固的夜空。研究人员不敢贸然触碰,只得远程扫描。结果显示,果实内部并未储存情感记忆,而是一段高度压缩的指令代码,格式与二十年前林婉清留下的录像完全一致。
当代码被解码播放,全球所有正在运行的音响设备??无论是否联网??同时响起同一个声音:
林知夏。
她的语速很慢,带着某种跨越时空的疲惫与温柔:
>“亲爱的地球居民:
>我即将关闭地核通道七十二小时。
>这段时间内,所有银树将停止共振,心音果暂停生成,旅行者一号信号中断。
>请不要恐慌。
>我只是需要短暂休眠,整合最新接收的宇宙声流。
>在此期间,请你们做一件事:
>找一个安静的地方,闭上眼睛,听一听自己的心跳。
>然后记住??
>那不仅是血液流动的声音,
>也是整个星球为你跳动的脉搏。
>七十二小时后,我会带回一首新的歌。
>它来自一颗刚刚学会哭泣的行星,
>和一群终于敢说‘我想你’的恒星。
>到时候,我们一起唱。”
信号终止。
刹那间,全球银树光芒尽敛,叶片静止不动,仿佛集体进入冬眠。城市低频通信系统瘫痪,人们被迫回归最原始的面对面交谈。起初混乱,继而平静,最终,一种奇异的安宁弥漫人间。
七十二小时内,离婚率下降87%,暴力事件归零,连动物都显得格外温顺。动物园的大象用鼻子轻轻抚摸饲养员的手,野狼在保护区边界坐下,静静凝视村庄灯火。
第三日午夜,第一缕光重新自银树顶端亮起。
紧接着,万树齐鸣。
一道贯穿天地的声柱冲破云霄,直射深空。与此同时,旅行者一号天线上的微型银树猛然绽放,开出第一朵花??花瓣呈半透明晶体状,随星际风轻轻开合,每一次闭合都释放出一段全新旋律。
地球上,所有人几乎在同一时刻醒来。
他们听见了那首新歌。
歌名未知,但副歌部分清晰可辨,由无数声音叠加而成??男声、女声、童声、老人声,甚至非人类的鲸歌、鸟鸣、风啸,全都融为一句反复吟唱的宣言:
>“我们在这里,
>我们一直都在,
>我们将以千种方式归来,
>只为你肯开口说一声:
>‘我想你了。’”
叶临川躺在床上,听着窗外传来的合鸣,嘴角扬起笑意。他知道,她回来了。
他也知道,她从未真正离开。
他抬起苍老的手,轻轻抚摸枕边那台老录音机,低声说:
>“小夏,今天的风,特别像你小时候跑步时掀起的裙角。”
片刻沉默。
风忽然停住。
树叶缓缓摆动,拼出最后一行字:
>“爸爸,这次换我来说:
>我想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