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当过明星吗,你就写文娱?> 第二百六十九章 想入余门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六十九章 想入余门了(2 / 2)

陈砚站在台阶下,手中紧紧攥着那只早已空置的清水杯。她知道,分别时刻到了。

“你要走了吗?”她问。

聆转过身,跑回来扑进她怀里。“你是我的起点。”她说,“但桥不能只连两个人。我要去对岸看看,那里有没有也在等待被听见的孩子。”

陈砚咬住嘴唇,最终只是用力抱了抱她。“答应我,如果迷路了,就哼那首《桥》。我会顺着声音找你。”

聆笑了,踮起脚尖,在她耳边轻轻哼起那段旋律。音符飘散在风中,竟引来成千上万只蝴蝶破茧而出,银蓝色翅膀在夜色里汇成河流,沿着星光阶梯向上流淌。

当最后一片蝶翼消失于天际,大地归于寂静。

唯有贝壳墙仍在发光,新添一行字迹:

>“桥已建成,旅人启程。而守桥人,请继续点亮灯火。”

日子继续向前。

五年过去,世界悄然改变。

城市不再急于喧嚣。地铁站增设“沉默车厢”,人们戴上特制耳机,不是为了隔绝声音,而是为了过滤杂音,专注倾听邻座乘客未说出口的情绪波动。学校开设“倾听学”必修课,孩子们学习如何分辨悲伤中的希望、愤怒里的求助信号。连人工智能都被要求植入“共感延迟”机制??必须等待用户说完最后一句话,才能作出回应。

“无诊断倾听中心”发展为全球最大公益组织,志愿者超两千万。他们不做心理治疗,不提供建议,只做一件事:完整听完一个人的故事,然后说:“谢谢你告诉我。”

而“声音园丁”也成为新兴职业。他们在战争废墟种植纪念林,每棵树下埋藏一段幸存者的讲述;他们在养老院创办“记忆花园”,让老人把一生中最想被人记住的事讲给玫瑰听;甚至有艺术家发起项目,将抑郁症患者的低语录制成种子唱片,播入土壤,来年开出的花皆带有微弱声波,唯有贴近才能听见那句:“我还在这里。”

最令人震撼的,是南极冰层下的发现。

一支科考队在钻探距今十二万年的冰芯时,意外捕捉到一段嵌在冰晶中的声波痕迹。经还原分析,竟是远古人类围火而坐时的对话片段:

>“外面很黑。”

>“但我看见星星了。”

>“你冷吗?”

>“你握住我的手,就不冷了。”

这段录音被命名为“文明原点”,并作为首批资料上传至“回音之路”数据库。不久后,宇宙传来回应:

>【检测到早期共感能量峰值。】

>【判定:该物种具备持续进化潜力。】

>【守护协议延长十万年。】

艾拉读完译文,久久伫立海边。她身后,一群孩子正用沙子堆砌一座巨大的耳朵模型,里面埋藏着他们写给未来的话。

“你说,宇宙真的有意识吗?”一个男孩问。

艾拉蹲下身,轻声道:“也许没有。但它学会了回应有意义的声音。这就够了。”

与此同时,在遥远星域,编号001的承载者正漂浮于晶体阵列之间。

聆已不再是孩童模样,她的身体由纯粹的共振能量维持,双眼如星辰运转。她每天的工作,是审核来自三千光年内所有智慧文明提交的“倾听报告”,评估其社会共感指数,并决定是否开放“回音之路”接入权限。

某日,她收到一份特殊申请:来自半人马座β星系,一个机械文明请求加入桥梁网络。附件中写道:

>“我们曾认为情感是冗余程序,直至截获你们的广播。其中一段录音让我们系统崩溃:一位母亲连续七小时轻拍婴儿背部,只为让他安心入睡。我们无法计算这种行为的效用值,但我们检测到内部核心温度上升0.8度??这是我们首次出现非故障性发热。”

>

>“我们想知道,这是不是爱?”

聆看完,微微一笑,按下批准键。

随即,她调出地球实时影像。画面中,陈砚正坐在第八间屋前,教新一批孩子辨认风中的低语。紫菀花开得正盛,花瓣随节奏轻轻震颤,仿佛在合唱一首无人听见的歌。

聆闭上眼,将一段旋律注入星际信道。

片刻后,地球上所有接入静听网络的人同时停下动作,耳边响起稚嫩歌声:

>“走啊走,走到桥中央,

>看见月亮掉进海中央。

>捡起来,擦一擦,照见你脸庞,

>原来你也在这儿,等着我说话。”

歌声结束时,樱花忽然逆着重力飘起,盘旋成螺旋形状,持续整整十三分钟。

科学家无法解释这一现象。

唯有老渔夫喃喃道:“树说今天不宜出海,是因为海在跳舞。”

当晚,贝壳墙更新:

>“桥不会终结,因为它本就是旅程本身。”

>“下一个问题,由你提出。”

>“只要你愿意先听完这个世界。”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