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当过明星吗,你就写文娱?> 第二百七十二章 小葵花妈妈课堂开课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七十二章 小葵花妈妈课堂开课了(2 / 2)

>【地点:西伯利亚东部某封闭社区】

>【特征:群体性沉默+高频梦境重复】

>【初步判断:集体压抑性创伤未释放】

陈砚盯着那串坐标,眼神变得深邃。

“那里的人,已经三十年没说过真话了。”她低声说,“因为他们怕一旦开口,整个世界都会崩塌。”

“你要去吗?”聆问。

“我不去。”陈砚摇头,“我去只会让他们更紧张。但我们可以送一样东西过去??一段‘安全的倾听模板’。”

她转身回到工作室,取出一枚由纯净冰晶雕刻而成的耳坠,轻轻放入一个密封舱。随后输入指令:

>**目标:西伯利亚L-9社区儿童活动中心**

>**内容:一段五分钟的无声陪伴影像**

>**主角:一只不会说话的猫,在雪地里静静陪一个哭泣的孩子坐了整整一小时**

>**附加说明:无需言语,只需存在。**

传送启动的瞬间,全球三百二十八个静听圈同步感应到一次轻微震动。人们纷纷抬头,仿佛听见了什么,又什么都没听见。

七日后,L-9社区传回第一条反馈视频。

画面中,七个孩子围坐在火炉旁,最小的一个只有六岁。他抱着膝盖,声音很小:“我一直觉得,爸爸不喜欢我。因为他从来不说爱我。”

其他孩子安静听着,没有人插话,没有人安慰。

过了很久,一个女孩才轻轻说:“那你希望他说吗?”

男孩点头,眼泪落下。

就在这一刻,房间角落的旧收音机突然自行开启,播放出一段模糊的旋律??正是十年前福利院孤儿听到的那首《桥》的前奏。孩子们愣住,随即一起哼唱起来。

监控显示,那一夜,整个社区的梦境同步率达到了98.7%。梦的内容惊人一致:他们走在一座长长的桥上,桥下是黑色的河流,桥头站着许多模糊的身影。每当有人走过,那些身影就会清晰一分,露出微笑。

三个月后,该社区正式申请加入全球静听网络,并提出一项特殊请求:能否派遣一名“不会说话的倾听者”前来常驻?

陈砚看到申请时笑了。

她选了一位天生失语的跨维度学员??来自织女星域的青年伊兰。他虽不能发声,却能通过皮肤温度变化传递共感能量。当他抵达L-9社区那天,整个村子的人都出来迎接。没有人试图让他“恢复正常”,也没有人急着倾诉。大家只是默默牵起他的手,带他走过每一条街道,每一户人家。

当晚,村长在日记中写道:

>“我们终于明白,最好的倾听,有时是沉默的。就像雪落在屋顶,不会吵醒梦中人,却能让整个冬天变得柔软。”

与此同时,南极冰芯监测站再次传来突破性发现。

研究人员在最新钻取的冰层中,检测到一组前所未有的声波印记。经逆向还原,竟是两段对话的叠加:

第一段来自一百二十年前那位临终探险队员:

>“这里太安静了……如果能有个人听我说完就好了……哪怕只是嗯一声……”

第二段则是现代志愿者在极地营地进行“补听仪式”时的回应:

>“我在。”

>“我一直都在。”

>“你不是一个人走到最后的。”

而在这两段声音交汇之处,仪器捕捉到了第三重信号??一种从未记录过的频率,纯净、温暖,带着明显的成长性波动。

专家们争论良久,最终将其命名为:**共愈波(Co-healingFrequency)**。

研究表明,这种波不仅能促进细胞再生,还能修复长期受损的心理神经通路。更不可思议的是,凡是暴露在此频率下超过三十分钟的人,都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冲动??去找某个曾经被自己忽视的人,说一句:“我想听听你。”

消息公布当天,全球通话中心的热线电话数量暴增400%,心理咨询预约排期缩短至三天以内。甚至连监狱系统也报告异常:多名长期拒绝沟通的重刑犯主动要求会见受害者家属。

其中一位杀人犯在见面会上说:“我不是为了减刑才来的。我只是……突然觉得,如果不让她骂我一顿,我的灵魂就永远卡在那个雨夜出不来。”

家属痛哭控诉了一个小时。他全程低头聆听,没有辩解。结束后,两人相拥而泣。

这一幕被媒体称为“世纪之抱”,而科学家则在两人周围检测到了强烈的共愈波辐射。

艾拉得知此事后,独自回到回音石村的第八间屋。她将清水杯注满清晨露水,置于言坛之上。片刻后,杯中浮现一行新字:

>“当加害者学会忏悔,受害者学会愤怒,治愈才真正开始。”

她伸手轻触水面,意识再度被卷入洪流。

这一次,她看见了未来的某一刻:地球与其他文明共同签署《星际倾听宪章》,第一条写着:

>“任何智慧生命均有权在其一生中,至少被完整倾听一次,无论其身份、行为或所属文明。”

签署仪式上,陈砚并未发言。她只是站在台侧,轻轻握住聆的手。

而在宇宙深处,那座横跨星海的桥梁,终于完成了最后一次形态跃迁。它不再有起点与终点,不再区分此岸彼岸。它化作一张无限延展的网,每一根丝线都承载着一句“我听见了”,每一个节点都亮着一颗因被理解而重生的心。

艾拉睁开眼,泪水滑落。

屋外,紫菀花开得正盛。花瓣随风飘落,轻轻覆盖在贝壳墙上。当最后一片花瓣触及石面时,整堵墙忽然发出柔和的嗡鸣,新字迹缓缓浮现,如同呼吸般明灭:

>“桥从不追问旅人从何处来。”

>“它只记得,每一个脚步,都曾震颤过它的身躯。”

>“而你,也是其中之一。”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