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捉妖> 第698章 我还有一个办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98章 我还有一个办法(1 / 2)

法青大师闻言,面无表情的说道:“国师?我对于这世俗之权力,并无兴趣,你也不要妄想用这种方法,来让我帮你对付夏玉信。”

“趁早打消这个念头。”

若是法青大师真对国师之位感兴趣,当初争夺之时,...

极北的风,终于不再刺骨。

那滴自归墟铜门缝隙中落下的泪,在触及地面的瞬间化作一团微不可察的光晕,如种子入土,悄然沉入大地脉络。它没有惊动任何人,甚至连风都未曾因此改变方向??可就在那一瞬,千里之外的一座荒庙里,一尊早已断裂的石像忽然睁开了眼睛。

不是活了,而是被某种更古老的东西唤醒。

庙中供桌上积满灰尘,唯有中央一块石板泛着淡淡青光。少年跪在蒲团上,手中紧握那片发光的石片,额头渗出冷汗。他梦见自己站在一片无边火海之中,四周是无数哭泣的灵魂,他们伸着手,却不敢靠近他。一个声音在他耳边低语:“你不是病弱之人,你是最后一位‘守灯者’。”

“我不懂……”少年喃喃,“我只是想活着。”

“活着不是苟延残喘。”那声音说,“而是让别人也看见光。”

话音落下,石片骤然碎裂,化作一道流光钻入他的心口。少年仰头倒下,唇角却扬起一抹笑意。

与此同时,秦鸿一行四人正穿行于南岭密林深处。黑水潭一别已过七日,他们的脚步从未停歇。按照姜云所指的方向,第一块九鼎残片应藏于“苍梧之渊”,那是传说中凤凰涅?之地,也是上古人皇埋鼎时布下的九重封印之一。

“你说这残片为何偏偏在苍梧?”孙小鹏一边挥刀斩开缠绕的藤蔓,一边问道,“那里不是早就成了妖族禁地了吗?”

罗方低头看着手中罗盘,指针微微颤动,指向东南方一座隐没在云雾中的孤峰。“因为凤凰不死,只重生。而鼎魄,正是借死地生机凝结而成。越是凶险处,越可能藏着希望。”

任萍冷笑一声:“可我们不是去求希望的,是去抢时间的。三清阁已经开始行动了。昨夜我收到消息,青阳镇三百村民因传唱《唤心曲》被定为‘邪教余孽’,尽数押往天刑台问罪。”

萧景知眉心雷纹一闪,怒意翻涌:“他们竟敢公然以言治罪!”

“这不是开始,是加速。”秦鸿沉声道,“锁心阵已在搭建,每一座被他们控制的灵脉节点都会成为阵眼。一旦完成,不只是记忆会被抹除,连人心之间的共鸣都将断裂。到那时,《太初剑典》即便刻在万人碑上,也没人能读懂其意。”

众人沉默。

片刻后,孙小鹏忽然停下脚步,抬头望向天空。一只通体赤红的鸟儿正盘旋于云端,羽翼燃烧如焰,鸣叫声清越悠远。

“凤凰?”任萍眯眼。

“不。”罗方摇头,“那是信使??姜云留下的‘烬羽’。它来了,说明前方有变。”

话音未落,那鸟儿俯冲而下,化作一团火焰落在秦鸿掌心,随即燃成一道符文烙印在他手腕之上。符文浮现的刹那,一幅虚影在空中展开:苍梧山巅,一名白衣女子背对众人立于悬崖边缘,脚下是一座崩塌一半的祭坛,坛心插着半截青铜断鼎,其上铭文正在缓缓剥落。

她的身后,站着十二名身披金纹道袍的修士,为首的正是凌霄子。

“你们来晚了。”虚影中,女子冷冷开口,“但他们终究没能夺走全部。”

画面戛然而止。

“那是谁?”萧景知皱眉。

罗方脸色剧变:“不可能……她不是二十年前就死了吗?‘南境琴心’柳含烟!她是初代剑主的亲传弟子,也是唯一一个曾以音律引动剑意的人!”

“她还活着?”任萍难以置信。

“或者,她从未真正死去。”秦鸿目光凝重,“就像姜云一样,有些人,只要信念未灭,魂就不会散。”

“我们必须赶在他们之前抵达苍梧!”孙小鹏急道。

“已经来不及了。”罗方闭目推演,片刻后睁开眼,声音沙哑,“刚才那一幕是三天前发生的。我们现在看到的,只是姜云用最后一点神识留存的影像。真正的战斗,早已结束。”

“那残片呢?”

“还在。”罗方指向南方,“但它已被封入‘心音锁’,唯有听懂柳含烟最后一曲的人,才能开启。”

“也就是说……”任萍咬牙,“我们要靠一首遗曲,找到失落的鼎魄?”

“不止。”秦鸿低声,“我们要听懂她的心。”

四人不再多言,连夜疾行。

三日后,苍梧山巅。

祭坛残破,血迹斑斑,空气中仍残留着激烈交锋后的灵气乱流。那半截断鼎静静插在石心之中,表面覆盖一层透明晶膜,仿佛被某种无形之力封锁。

而在祭坛边缘,一具白骨盘膝而坐,身上衣裙早已腐朽,唯有一把七弦琴横置于膝上,琴弦断了六根,最后一根微微震颤,似仍在回响。

“她到最后都在弹。”萧景知轻叹。

孙小鹏上前欲触碰琴身,却被一股力量弹开。罗方急忙制止:“别碰!这是‘绝命调’,琴中蕴藏着她毕生执念与临终一曲的力量。贸然接触,轻则神识崩溃,重则心脉俱碎。”

“那怎么听?”任萍问。

秦鸿闭目,盘坐在琴前,双手轻轻搭在双膝之上。“用心听。”

风起。

残破的琴弦轻轻震动,发出几乎不可闻的嗡鸣。那一瞬,四人意识同时被拉入幻境。

眼前是一座繁华城池,百姓安居,孩童嬉戏,柳含烟坐于高楼抚琴,一曲《春风渡》响彻全城。人们脸上带着笑,眼中映着光。那是太平盛世,也是她最深的记忆。

画面突转。

战火焚城,妖魔肆虐,百姓奔逃哭号。她依旧坐在原地,指尖拨动琴弦,奏出《战鼓令》,音波化作无形屏障,护住千余名妇孺撤离。可她一人之力,终究难挡大军压境。

再转。

她在雪地中行走,背着重伤的同伴,身后追兵不断。同伴临死前说:“若天下再无宁日,请替我留下一点声音。”她点头,将那人葬于松树之下,继续前行。

又转。

她遇见一位盲童,教他识音辨律。孩子问:“先生,音乐能救人吗?”她说:“能。因为它能让人心不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